[发明专利]进排同口配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347.6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0 | 分类号: | F01L1/00;F02F1/42;F02F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配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进排同口配气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发动机进排同口配气机构多数是由进气门和排气门构成,这类进排同口配气机构结构复杂、流通面积小、流动阻力大。虽然也有进排共用气门的配气方案,但这类方案中均同时在进气道和排气道中设置切换阀,这就使控制机构复杂、流动阻力大。不仅如此,还不可避免地造成排气不彻底,即设置在进气道中的切换阀和设置在排气道中的切换阀之间的废气会再次被吸入气缸内,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结构简单、配气效率高的进排同口配气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进排同口配气机构,包括进气道、排气道和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设置在活塞式发动机气缸包络上,所述排气道与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连通,在所述排气道内设进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与所述进气道连通,在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处设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与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相配合,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受进排共用正时配气控制机构控制。
在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与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进气导管的进气出口端被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关闭。
在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与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进气导管的进气出口端和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之间处于非接触状态。
所述进气导管的进气出口端和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之间的间隙大于0.3mm。
所述进排共用正时配气控制机构设为凸轮式进排共用正时配气控制机构,或设为液压式正时配气控制机构,或设为电磁式正时配气控制机构。
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设置在活塞式发动机的气缸盖上。
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设置在活塞式发动机的气缸套上。
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设置在活塞式发动机的活塞上。
在所述进气道上设增压器。
在所述排气道上设叶轮动力机构。
本发明中在所述进气道上不设所述增压器的结构中可以通过改变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处的尺寸和形状使流入所述排气道的阻力和自所述进气道流入气缸内的阻力不等,从而形成流体的总体定向,即排气流入所述排气道,进气从所述进气道进入,这种结构下,虽然排气中会混入少量进气、进气中会混入少量排气,但是整个机构能够工作。在所述进气道上设所述增压器的结构中,由所述增压器形成所述进气道和所述排气道内气体的流动。
本发明中,所谓的叶轮动力机构是指一切利用气体膨胀对外输出动力的叶轮机构,如动力透平、涡轮等。
本发明所公开的所述进排同口配气机构,不仅可以用作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可以用作增压发动机的进排同口配气机构。
本发明所公开的所述进排同口配气机构,在所述进气道上设所述增压器的结构中会增加进气压力,使进气压力高于排气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避免排气回流或完全避免排气回流的能力,实现更精准的配气过程。
本发明中,所谓的气缸包络是指气缸内的容积空间的壁,例如由气缸盖、气缸套和活塞构成的容积空间的壁;例如由对置活塞和气缸套构成的容积空间的壁;例如由静止活塞、滑动气缸套和与滑动气缸套固连的密封隔板构成的容积空间的壁;等由气缸套和其他部件构成的容积空间的壁。
本发明中,在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与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进气导管的进气出口端和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之间的间隙大于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或大于3.0mm。
本发明中,所谓的进排共用是指同时具有进气功能和排气功能。
本发明中,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和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由于同时具有进气和排气功能,所以进气对其也具有冷却作用,因此,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座口和所述内开进排共用配气门的工作环境和寿命应与传统发动机的进气门相当,为此,其寿命应长于传统发动机的排气门。
本发明中,所述增压器包括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
本发明中,应根据发动机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面快速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自由度平口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