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5947.7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取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5/00 | 分类号: | B62B5/00;B62B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云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定向 定位 系统 | ||
1.一种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车本体,由供物件组设的一底座、设于所述底座的至少一定向轮组及复数定位轮组所构成;
至少一定向单元,设于所述定向轮组上,所述定向单元作动时使所述定向轮组无法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藉此使所述台车无法改变位移方向,而仅能以单一方向位移;
复数定位单元,设于各所述定位轮组上,作动时使所述定位轮组无法滚动位移;以及
一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控制件、一第二控制件以及一第三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藉由一连动模块连接所述定向单元,所述第一控制件作动时使所述定向单元作动,所述第二控制件藉由所述连动模块连接各所述定位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件作动时使各所述定位单元作动,且所述第一控制件及所述第二控制件上均成型一限位部,并于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限位部处则成型一卡制部,令所述第一控制件及所述第二控制件作动后,所述限位部定位于所述卡制部内,藉此使所述定向单元及所述定位单元保持于作动状态,而所述第三控制件与所述卡制部连接,令所述第三控制件作动时使所述卡制部脱离所述第一控制件及所述第二控制件,使所述第一控制件及所述第二控制件回复为未作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模块包括一第一作动杆,所述第一控制件及所述第二控制件均与所述第一作动杆连接,所述第一作动杆以一第一连接件结合一连动杆,所述连动杆另一端透过一第二连接件与一第二作动杆连接,使所述第一作动杆作动时,所述第二作动杆会同时进行作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上更开设有一缓冲部,并于所述缓冲部内装设有一缓冲杆,并以所述缓冲杆透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作动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动杆上以复数第一压块连接各所述定位单元,所述第二作动杆以至少一第二压块连接所述定向单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均透过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一第一枢柱而以所述第一枢柱为轴,可旋转地装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及所述第二控制件更具有一推动部,所述第一作动杆上更具有一主动块,藉此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第二控制件作动时,透过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主动块,使所述第一作动杆产生旋转。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动杆及所述第二作动杆为一多角柱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的定向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成型于所述第一控制件及所述第二控制件上的一卡制凹槽,而所述卡制部则为一卡制凸,所述卡制凸成型于一卡制弹片的一端上,所述卡制弹则以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取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取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9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