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淫羊藿中同时提取分离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I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45102.8 | 申请日: | 2012-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曾锐;刘海萍;瞿燕;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296 | 分类号: | A61K36/296;A61K31/7048;A61P39/06;A61P19/10;A61P37/02;A61P35/00;A61P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淫羊藿 同时 提取 分离 ii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淫羊藿中同时提取分离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I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淫羊藿,是一种传统的补益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多种功效。由于现代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对淫羊藿中的单体活性成分的研究越来越多。
淫羊藿苷,是从淫羊藿中提取分离的单体之一,对于改善心血管系统、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性激素样作用以及抗肿瘤、抗肝毒等方面都有积极的疗效作用。淫羊藿次苷II,是近几年从淫羊藿中开发出的新单体,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作用中优于淫羊藿苷;在抑制脂质过氧化、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此外还同样具有和淫羊藿苷部分相同的药理作用(健骨、性激素样等)。
由于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I突出的药理作用,已经使其在治疗骨质疏松、免疫系统、心脑血管或抗癌、防癌的药物或保健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开发应用和研究前景更宽阔。
针对淫羊藿的上述黄酮类成分,目前已有相关制备方法的报道。如专利号:03141371.4,该专利中将淫羊藿水提醇沉收,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并用85%乙醇进行洗脱,最终得到总黄酮含量在50%以上的淫羊藿提取物,其中,淫羊藿苷含量可达到9%左右。但,上述专利中,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较低,若还需对淫羊藿苷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后续操作更为复杂,成本较高。专利申请号:CN 200710133883.3,该专利申请中,将淫羊藿用70%乙醇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脱杂、乙酸乙酯萃取后,再上DM130大孔树脂,先以碱溶液、20%乙醇冲洗除杂后,再以60%乙醇洗脱,干燥后,提取物中淫羊藿苷含量达到52%,收率达45.11%;该专利还指出,55%-60%乙醇对淫羊藿苷的洗脱效果最佳。该专利申请方法,有效提高了淫羊藿苷的纯度,使得后期分离纯化更为简便,但是,该方法中,需采用二氯甲烷,它是一种毒性溶剂,在高浓度时会对人体肝、肾和脑组织造成损伤,而且,它对动物有致癌作用,是人类潜在的致癌物。对于淫羊藿次苷II而言,目前多是采用将淫羊藿苷水解得到,并没有从淫羊藿中有效提纯淫羊藿次苷II的报道,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纯淫羊藿次苷II,但该方法已将淫羊藿苷水解,无法同时得到淫羊藿苷,不利于药材资源的利用。
目前未见采用同一分离方法直接分离提取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I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安全性良好、从淫羊藿中同时提取分离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I的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提取分离淫羊藿苷或淫羊藿次苷II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淫羊藿中同时提取分离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II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淫羊藿药材,经水提醇沉后,将所得上清液减压浓缩,浓缩液备用;
(2)取浓缩液,上非极性或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用20%-70%V/V乙醇洗脱,分别收集乙醇浓度为40%-45%V/V洗脱液Ⅰ和乙醇浓度为50%-70%V/V的洗脱液Ⅱ;
(3)将洗脱液Ⅰ回收乙醇后,以水-乙酸乙酯系统萃取,收集乙酸乙酯层,回收溶剂后,加入50%-70%V/V乙醇溶解,过滤,滤液冷藏静置,析出固形物,即得淫羊藿苷粗品;
(4)将洗脱液Ⅱ回收乙醇后,以水-乙酸乙酯系统萃取,收集乙酸乙酯层,回收溶剂后,加入50%-70%V/V乙醇溶解,过滤,滤液冷藏静置,析出固形物,即得淫羊藿次苷II粗品。
其中,步骤(1)所述水提醇沉过程中,乙醇浓度在60%V/V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水提醇沉过程中,乙醇浓度为60%V/V。
更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水提的具体操作如下:
取淫羊藿药材,加水煎煮2次以上,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至60℃下测定的相对密度为1.1-1.2。
其中,步骤(2)中,所述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型、AB-8型或DM-130型;所述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为DM301型。
进一步地,步骤(2)的具体操作如下:
取浓缩液,上DM301、DM-130或AB-8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用浓度为20%V/V、30%V/V、40%V/V、45%V/V、50%V/V、60%V/V、70%V/V乙醇进行洗脱,并分别收集乙醇浓度为40%-45%V/V的洗脱液Ⅰ和乙醇浓度为50%-70%V/V的洗脱液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