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口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翻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40388.0 | 申请日: | 201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43/42 | 分类号: | B65B43/42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口管 输液 加工 流水 线上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口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具体是一种硬口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翻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硬口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中,其中一个工序是对袋体进行药液灌装,但在此之前,输液袋在流水线上时呈平躺状态的,要实现输液袋由平躺状态到硬口管朝上的正立状态的转变,需要通过一旋转机构夹持住输液袋的硬口管部分并向上旋转90度。而就目前流水线设备而言,该旋转机构一般通过机械手来实现,但机械手的结构及控制过于复杂,导致其动作速度偏低,极大地限制了流水线的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实际加工需要,同时机械手复杂的机构同样带来了高故障率,增加了维修和养护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硬口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翻袋机构,其具有机构简单、动作效率高、养护成本经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口管输液袋加工流水线上的翻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整个翻袋机构包括一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一可相对支架前后往复移动的滑板,所述滑板下方枢接一滚轴,滚轴下并排设有若干与滚轴固连为一体的硬口管夹头;所述滚轴与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当滑板沿固定支架前后移动时实现滚轴90度正反转的翻转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滑板的前后移动通过一往复移动装置带动,所述往复移动装置包括水平导轨、可沿水平导轨前后移动的滑块和动力油缸;所述水平导轨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两侧壁,所述滑块与滑板两端固连,所述动力油缸的动力移动块与滑板固连在一起。
进一步地,上述翻转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滚轴两端的左摇臂、右摇臂和定位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左滑轨、右滑轨;所述左、右摇臂错开90度设置,左摇臂的尾部外侧设有一左小滚轮深入所述左滑轨内,右摇臂的尾部外侧设有一右小滚轮深入所述右滑轨内。
进一步地,上述左滑轨由后工作轨段和前空程轨段组成;所述后工作轨段位于左滑轨的后半段且由后往前呈斜向上设置,后工作轨段的轨道宽度与所述左小滚轮配合设置;所述前空程轨段位于左滑轨的前半段,前空程轨段的轨道宽度远大于左小滚轮,左小滚轮在前空程轨段内与轨道不接触;所述右滑轨由后空程轨段和前工作轨段组成;所述后空程轨段位于右滑轨的后半段,后空程轨段的轨道宽度远大于所述右小滚轮,右小滚轮在后空程轨段内与轨道不接触;所述前工作轨段位于右滑轨的前半段且由后往前呈斜向下设置,前工作轨段的滑轨大小与右小滚轮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左滑轨后工作轨段的最后端与滚轴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同时右滑轨前工作轨段的最前端与滚轴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上述翻袋机构在底部设有翻转前的水平进料顶板,水平进料顶板可相对垂直方向往复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滑板上设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由动力气缸、水平移动板和多个顶杆组成;其中动力气缸固定设置在滑板上,动力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水平移动板,水平移动板在面向滑板侧间隔设置着所述顶杆,每一个顶杆对应一个滑板底下滚轴上的硬口管夹头。
本发明滑板的每一次前后往复移动,都可使滚轴上各个硬口管夹头带动硬口管输液袋作一次90度翻转及复位动作,以上动作过程一次性可实现多个硬口管输液袋的翻转,动作效率高且定位准确,同时整个翻转机构相比机械手得到了很大简化,故障率低且养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滑板、滚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左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右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初始状态下左小滚轮与左滑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8、初始状态下右小滚轮与右滑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9、滑板移动当中左小滚轮与左滑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滑板移动当中右小滚轮与右滑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滑板前移到位后左小滚轮与左滑轨的配合示意图;
图12、滑板前移到位后右小滚轮与右滑轨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车辆的后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进气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