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MHZ111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0289.2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8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萍;王义;蒋世翠;孙春玉;王康宇;任丽;崔学政;刘天巍;张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66;A01H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 代理人: | 张铁生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表达 载体 pmhz111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MHZ111及其在改变人参皂苷含量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我国古老而名贵的药用植物,系五加科(Araliaceaae)人参属植物,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药用植物,在人类保健和医疗上应用广泛。医学和药理研究证明,人参皂苷为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人参皂苷(Ginsenoside,GS)是人参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至今人们已经从人参植物中分离出至少40多种人参皂苷单体,按人参皂苷在薄层色谱中Rf值的大小,由小到大命名为R0、Ra、Rb1、Rb2、Rb3、Rc、Rd、Re、Rf、Rg1、Rg2、Rg3 等。人参皂苷均属于三萜类皂苷,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二醇型,如人参皂苷Rb1、Rb2、Rc、Rd、Rh2等;第二类三醇型,如人参皂苷Re、Rf、Rg1、Rg2、Rh1等;第三类齐墩果酸型, 如人参皂苷R0、Rh3 等。其中二醇型和三醇型皂苷占绝大多数,被认为是人参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除单体皂苷外还含有蛋白质、酶类、多肽、氨基酸、人参多糖、人参挥发油、人参二醇、人参三醇等。
人参皂苷属于三萜类皂苷。四环三萜类物质是以异戊二烯为基本结构单元,其合成符合异戊二烯合成途径。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类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至少存在2 条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大量文献报道,甲羟戊酸途径是皂苷三萜苷元合成必要途径。目前对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已有一些了解,研究证明三萜皂苷的合成首先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2,3-氧化鲨烯,随后在氧化鲨烯环化酶(squalene oxide cyclase,OSC)的作用下形成各种三萜类。最后经细胞色素P450、糖基转移酶(GT)和β-糖苷酶的作用,形成各种类型的三萜皂苷(Dong et al.,2005)。
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至少存在两条,一条一般以甲羟戊酸为前体,即甲羟戊酸途径,它在细胞质中进行,并以糖酵解产物乙酰辅酶A作为初供体。甾体类和倍半萜化合物通过这一途径合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①活性异戊二烯单位一异戊烯焦磷酸酯(isopentenyl一pyrophosphate,IPP)和γ,γ一二甲基丙烯基焦磷酸酯(dimethylally pyrophosphate,DMAPP)的生物合成;②鲨烯 (squalene)的生物合成及环化;③环上复杂的官能团的反应过程,最后形成完整的三萜皂苷分子。整个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过程包括鲨烯合酶 (squalene synthase,SQS)、鲨烯环氧酶 (squalene epoxidase,SE)、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am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FPS)、单加氧化酶(monooxygenase,MO)、氧化鲨烯环化酶 (oxidosqualene cyelase,OSC)、羊毛脂甾醇合酶 (lanosterol synthase,LSS)、β一香树素合酶(β一Amyrin Synthase,bAS) 、环阿屯醇合酶 (Cyeloartenol Synthase,CAS)、达玛烷型合酶 (dammarenediol synthase,DMS)和羽扇豆型合酶 (Iupeol synthase,LS)等一系列酶的催化。其环上官能团的合成主要有细胞色素P450(Cytoehrome P450)、糖基转移酶(glyeosyltransferase,β一glyeosylase)、β一糖苷酶(β一glyeoside hydrolase,β一glyeosidase)等多种酶的催化,使三萜的种类更多样化,并形成复杂的糖苷化合物。鲨烯是三萜、甾醇、胆固醇等物质生物合成重要的共同前体,是鲨烯合酶SQS催化合成的产物。SQS在鲨烯后续生物合成支路中处于关键地位。SQS所催化的反应在三萜生物合成途径中,位于碳源从类异戊二烯途径流向萜类、甾醇合成途径的分支上,是生物合成三萜、甾醇、胆固醇等萜烯类重要物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其含量和活性决定了后续产物的合成[66]。目前己有酵母 (AF092497,AB012604)、小鼠(NM_010191)、大鼠(M95591)、人(L06105,X69141)及12科17属41条植物SQS的cDNA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至2008一03一01),如Panax ginseng ABI22078、AB010148,Centella asiatica AY787628,Artemisia annua AF302464,Arabjdopsis thalisna D29017,Oryza sativa AB007501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