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35307.8 | 申请日: | 2012-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1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秦瀚;朱同辉;姚广辉;刘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00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类 融合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类器在所有的样本特征上的区分能力对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有着致命的影响,在实际的监控系统应用过程中,数据源大多是基于摄像机采集到的动态视频流,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往往存在姿态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而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或系统通常只用一个分类器来进行识别,这就导致仅仅依靠一个分类器是很难达到较高的识别率,从而限制人脸识别系统在监控中的应用的问题。因此,如何考虑姿态变化对人脸识别其产生的影响,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能够将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和第三比对结果进行有效的融合,实时、有效的处理应用环境中人脸姿态变化的情况,提高多姿态的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第一分类器从视频图像中获取某一人的人脸图像,并筛选此人姿态范围为[-90,+90]的人脸图像作为第一筛选结果;
通过第二分类器从所述第一筛选结果中获取姿态范围为[-90,-15]的向左旋转人脸图像;
通过第三分类器从所述第一筛选结果中获取姿态范围为[-15,+15]的正面人脸图像;
通过第四分类器从所述第一筛选结果中获取姿态范围为[+15,+90]的向右旋转人脸图像;
将所述向左旋转人脸图像与姿态模块数据库中每一个被比较人的左侧姿态模板进行人脸比对以获取第一比对结果,将所述正面人脸图像与姿态模块数据库中每一个被比较人的正面姿态模板进行人脸比对以获取第二比对结果,将所述向右旋转人脸图像与姿态模块数据库中每一个被比较人的右侧姿态模板进行人脸比对以获取第三比对结果,将姿态模块数据库中同一被比较人的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和第三比对结果进行融合获取识别结果;
判断所述识别结果是否识别为姿态模块数据库中存在的被比较人,若是,则显示识别到的被比较人的相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向左旋转人脸图像、正面人脸图像和向右旋转人脸图像分别作为左侧姿态模板、正面姿态模板和右侧姿态模板存储入所述姿态模块数据库。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姿态模块数据库中同一被比较人的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和第三比对结果进行融合获取识别结果步骤中,将所述第一比对结果、第二比对结果和第三比对结果中的任意两个相同的结果作为所述识别结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利用AdaBoost训练算法将所述第一分类器、第二分类器、第三分类器和第四分类器进行组合。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采用BP神经网络将所述向左旋转人脸图像与姿态模块数据库中每一个被比较人的左侧姿态模板进行人脸比对以获取第一比对结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将所述向左旋转人脸图像与姿态模块数据库中每一个被比较人的左侧姿态模板进行人脸比对以获取第二比对结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利用相关系数分类法并将所述向右旋转人脸图像与姿态模块数据库中每一个被比较人的右侧姿态模板进行人脸比对以获取第三比对结果。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相关系数分类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X,Y分别代表两个变量,γ代表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程度,γ的取值在0与+1之间,γ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若γ=0则表明两个变量间不是线性相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提供一种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