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于非油炸杂粮方便面的牛肉调味包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1945.2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严俊波;康建平;谢文渊;林小川;陈蓉;唐绪;岳晓敏;褚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玖玖爱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A23L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于 油炸 杂粮 方便面 牛肉 调味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便面的调味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合于非油炸杂粮方便面的牛肉调味包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方便面自上世纪中叶问世以来,便以其味美价廉,携带与食用方便、快捷等诸多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面的消费量也不断提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方便食品的主力军。
方便面发明之初为油炸面饼,配以简单的调味粉包,可满足食用者基本的能量需求。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与消费者日渐增强的营养意识,方便面调味包逐步丰富、发展成为酱包、粉包、蔬菜包以及风味包的多形态复合调味方式,方便面在满足人们口感需求的同时,均衡地提供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满足食用者对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方便面发展至今,产品虽丰富,产品的同质化倾向也十分明显,各厂家除了在调味包上力求口味的不同外,面饼几乎是数十年未变,仍以油炸小麦面饼为主。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加强,方便面面饼有了较大的发展:非油炸面、风干面、玉米面、杂粮面等不断问世。其中非油炸杂粮方便面以非油炸、杂粮两大营养要素迅速崛起。
非油炸杂粮方便面面饼因其原料与加工工艺不同,所制得的面饼紧实、劲道,不象油炸面饼那样质地疏松,易于吸附调味佐料,呈现出产品的风格。因此,以油炸方便面调味包加工工艺、配方制作的调味包在用于非油炸杂粮方便面面饼调味时,往往是汤味尚可,面却无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食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香味浓郁、口感丰满、营养丰富、生产方法简单的适合于非油炸杂粮方便面的牛肉调味包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合于非油炸杂粮方便面的牛肉调味包,它包括酱包和粉包,所述的酱包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棕油 30~35,
牛肉 4~6,
牛油 4~6,
豆瓣 10~12,
酱油 3~5,
生姜 3~8,
大蒜 0~3,
洋葱 0~5,
小葱 0~5,
食盐 2~4,
辣椒粉 5~12,
花椒粉 0~1,
菜籽油 8~12,
料酒 7~9,
味精 1~3,
香精 2~6,
香辛料1~2,
芝麻 1~2,
所述的粉包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食盐 45~52,
辣椒粉 0~5,
洋葱粉 0~3,
辣根粉 1~2,
白砂糖 5~8,
酱油粉 4~6,
姜粉 2~4,
蒜粉 2~4,
味精 18~22,
I+G 1~2,
牛肉香精3~5,
花椒粉 0~1,
醋酸粉 0~2,
香辛料粉 0~1。
一种适合于非油炸杂粮方便面的牛肉调味包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酱包,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A1、按上述比例称取酱包原料;
A2、将牛肉,剔除筋膜、碎骨,切小块,入沸水中氽水,捞出后迅速用流水冲洗去浮沫,沥水后,用斩拌机斩成牛肉糜,加料酒、酱油、香辛料腌制备用;
A3、炒锅内加棕榈油和牛油,烧至六七成熟时,下豆瓣酱,炒至出香,下生姜、洋葱、大蒜,炒至水分蒸发殆尽时,下腌好的牛肉糜,再炒至牛肉出香,加食盐、味精、香精、花椒粉,充分搅拌均匀后出锅得酱料;
A4、菜籽油烧熟,熄火,稍凉后加入拌有芝麻的辣椒粉中,边加边搅拌,再加入炒制的酱料中,搅拌均匀后无菌条件下热灌装即得酱包;
B、制备粉包:按上述比例称取粉包原料,无菌条件下混合均匀,分装成袋,制成粉包。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中调味酱包的生产方法是将日常烹饪方式工业化,取材新鲜、自然,因此酱包香味浓郁,口感丰满,营养更为丰富。
2、由于本发明中适量添加牛油,使调味酱包更为细腻柔和,易于为非油炸杂粮面饼所吸附,呈显出产品的风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玖玖爱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玖玖爱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1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