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儿茶酸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29925.1 | 申请日: | 2012-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刚;谢中治;陈杨洋;李梦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3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茶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检测原儿茶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一种经典的非线性化学振荡体系(其组成“NaBrO3-MA-H2SO4-[CuL](ClO4)2”)作为检测溶液以及该溶液对原儿茶酸的振荡响应建立工作曲线,进而实现对原儿茶酸的定量分析。催化剂[CuL](ClO4)2中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4,11-二烯;检测溶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浓度范围为溴酸钠0.0018-0.175mol/L、苹果酸0.005-0.8mol/L、硫酸0.25-2.5mol/L、[CuL](ClO4)2≥4.61×10-4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检测溶液在20-30℃下记录化学电位振荡图谱,包括诱导时间、振荡振幅、振荡周期、最高电位、最低电位、振荡寿命、平衡电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系列浓度为3.125×10-6mol/L-1.0×10-4mol/L的原儿茶酸溶液作为样本溶液,建立样本溶液与振荡响应变化量之间的工作曲线,横坐标为样本浓度,纵坐标为振幅变化量的对数值或者最高电位变化量的对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99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