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机小车及起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5585.5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寒;江富豪;辛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11/16;B66C13/00;B66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小车 | ||
1.一种起重机小车,包括小车架(1)、行走驱动机构(4)、起升驱动机构(2),行走驱动机构(4)安装在小车架(1)的两端部、用于驱动小车架(1)行走;其特征在于,起升驱动机构(2)安装在小车架(1)的两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小车架(1)包括横梁(10)、左端梁(12)、右端梁(11),左端梁(12)与横梁(10)的左端连接,右端梁(11)与横梁(10)的右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起升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左侧起升电机(201)、右侧起升电机(200);左侧起升电机(201)驱动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旋转,右侧起升电机(200)驱动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旋转;
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和左侧起升电机(201)安装在小车架(1)的左端;
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和右侧起升电机(200)安装在小车架(1)的右端;
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以横梁(10)中心平面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小车架(1)两端部的减摇驱动机构(3);
减摇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0)、第一右侧减摇卷筒(31)、第二左侧减摇卷筒(32)、第二右侧减摇卷筒(33);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0)和第二左侧减摇卷筒(32)安装在左端梁(12)上;第一右侧减摇卷筒(31)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33)安装在右端梁(11)上;
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0)和第一右侧减摇卷筒(31)、第二左侧减摇卷筒(32)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33)以横梁(10)中心平面对称设置;
第一左侧减摇卷筒(30)和第二左侧减摇卷筒(32)回转轴线相交;第一右侧减摇卷筒(31)和第二右侧减摇卷筒(33)回转轴线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具总成(5)、四根起升钢丝绳(80、81、82、83)、四个导向滑轮(60、61、62、63);导向滑轮安装在小车架(1)上;吊具总成(5)上设置有第一左侧滑轮(70)、第二左侧滑轮(72)、第一右侧滑轮(71)、第二右侧滑轮(73);第一左侧滑轮(70)和第二左侧滑轮(72)安装于吊具总成(5)左侧,第一右侧滑轮(71)和第二右侧滑轮(73)安装于吊具总成(5)右侧;
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和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回转轴线重合,且与第一左侧滑轮(70)和第二左侧滑轮(72)回转轴线垂直;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和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回转轴线重合,具与第一右侧滑轮(71)和第二右侧滑轮(73)回转轴线垂直;
第一根起升钢丝绳(80)依次缠绕在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第一导向滑轮(60)、第一左侧滑轮(70)上;第二根起升钢丝绳(82)依次缠绕在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第二导向滑轮(62)、第二左侧滑轮(72)上;第三根起升钢丝绳(81)依次缠绕在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第三导向滑轮(61)、第一右侧滑轮(71)上;第四根起升钢丝绳(83)依次缠绕在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第四导向滑轮(63)、第二右侧滑轮(7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小车,其特征在于,第一根起升钢丝绳(80)一端固定在小车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左侧起升卷筒(20)上;
第二根起升钢丝绳(82)一端固定在小车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左侧起升卷筒(22)上;
第三根起升钢丝绳(81)一端固定在小车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右侧起升卷筒(21)上;
第四根起升钢丝绳(83)一端固定在小车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右侧起升卷筒(2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5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压机床动态测力装置
- 下一篇:复合材料模板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