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织物用季铵盐共聚物/纳米ZnO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4826.4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党鸽;陈琛;马建中;杜颖;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356 | 分类号: | D06M15/356;D06M11/44;C08F226/02;C08F220/06;C08F216/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织物 铵盐 共聚物 纳米 zno 复合 抗菌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用抗菌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织物用季铵盐共聚物/纳米ZnO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环保织物的需求也快速增加。织物用抗菌整理剂已成为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传统的抗霉菌剂主要有天然抗菌剂,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用简便,耐热性较差,杀菌率低,不能广谱长效使用且数量少;有机抗菌剂,耐热性差些,容易水解,有效期短,因而限制其应用;无机抗菌剂具有长效、高效、环保、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有缓释性和良好耐热性,但无法与纺织品直接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纳米技术已逐渐成为纺织工业的研究热点之一。Chih-Wei Chiu等人将纳米TiO2和聚丙烯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得出的聚丙烯/TiO2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能(Chih-Wei Chiu, Chin-An Lin and Po-Da Hong.Melt-spinning and thermal stability behavior of TiO2 nanoparticle/polypropylene nanocomposite fibers[J].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 2011,3(28):367-372.)。Aysin Dural Erem等人将纳米ZnO和聚酰胺(PA)6(尼龙)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PA6/ZnO纳米复合纤维,该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不影响复合纤维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Aysin Dural Erem,Gulay Ozcan,Mikael Skrifvar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A6/ZnO nanocomposite fibers [J].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11, 10(81):1638-1646.)。M. Sundrarajan等人将纳米ZnO负载在经硫酸化的β-环糊精用乙二胺四乙酸交联在织物上,得到酸化的β-环糊精/织物/Zn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M. Sundrarajan, S. Selvam, K. Ramanujam. Synthesis of sulfated β-cyclodextrin/cotton/ZnO nano composite for improv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disability with azadirachta indica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2,Wiley Online Library.)。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织物用季铵盐共聚物/纳米ZnO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按此方法制备的织物抗菌剂应用于棉织物整理,织物抗菌率高,同时具有一定抗紫外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是:
两步法制备一种织物用抗菌剂:
第一步,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季铵盐共聚物,其原料的溶质质量分数组成范围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 40~46.7%
甲基丙烯酸 1.4~2.0%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0.5~0.7%
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中任意一种,
当采用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时其质量分数为:2.6~3.6%;
当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时其质量分数为:过硫酸铵2.6~3.6%/ 亚硫酸氢钠0.6~0.9%;
其余为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全液压钻机动力传递机构
- 下一篇:新型复式精密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