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22984.6 | 申请日: | 2012-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9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黎晓新;李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G02B25/00;G02B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缓解 疲劳 远距离 阅读 装置 | ||
1.一种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8)、光源(9)、阅读屏幕(6)、置于支架(8)内的光学元件和用于放置读物的平台(1);
所述光学元件包括沿光路方向顺序放置的1号放大镜组(2)、1号平面反光镜(3)、2号放大镜组(4)和2号平面反光镜(5),所述1号放大镜组(2)位于平台(1)的上方,且与平台平行,1号平面反光镜(3)在1号放大镜组(2)的上端倾斜放置,它与水平线的夹角α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90度, 2号放大镜组(4)用于接收1号平面反光镜(3)的反射光线,2号平面反光镜(5)用于接收2号放大镜组(4)的放大光线,阅读屏幕(6)位于2号放大镜组的上方,用于接收2号平面反光镜(5)的反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平面反光镜(5)与水平线的夹角δ=135°-α,范围是45°~90°,当α=45°时,δ= arctg(Φ1/d4) +90°,Φ1为2号放大镜组的直径或者边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放大镜组(4)与水平线的夹角β=180°-2α,范围是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阅读屏幕(6)是玻璃透光板、有机玻璃透光板或者树脂透光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放大镜组和2号放大镜组是凸透镜、凸凹联合透镜或者菲涅尔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是金属支架、塑料支架或木制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以阅读屏幕(6)所在平面为界,分为前、后两格,阅读屏幕(6)在所述平面的上部,阅读屏幕(6)的底边紧靠2号放大镜组(4)的上边,支架(8)的前格以1号放大镜组(2)为分界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平台,平台(1)上面连有侧板,侧面上各开有至少一个光源安装孔(7),所述光源(9)固定在平台(1)上的侧板上和光源安装孔(7)上;上层容纳倾斜放置的1号平面反光镜(3),所述1号平面反光镜(3)固定在支架(8)的前壁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的后格容纳固定2号放大镜组(4)和2号平面反光镜(5),所述2号放大镜组(4)在后格的前部,所述2号平面反光镜(5)固定在支架(8)的后壁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放大镜组的放大倍数是M1,2号放大镜组的放大倍数是M2,d1是书本至1号放大镜组的距离,d2是1号放大镜组至1号平面反光镜的距离,d3是1号平面反光镜至2号放大镜组的距离,d4是2号放大镜组至2号平面反光镜的距离,d5是1号平面反光镜至屏幕的距离,上述参数满足如下公式:M2×(M1×d1+d2+d3)+d4+d5≥D, D为远距离阅读的理想距离,不小于2米; d1+d2+(d3+d4) ×sin(2α-90)≤H,H是支架的高度,40厘米≤H≤90厘米;d5=(d3+d4)×cos(2α-90)- L4 ×cosα,其中,L4为1号平面反光镜侧面边长,当α=45°时,d5约等于 。
1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9所述系统的用于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远距离阅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读物(10)置于平台(1)上,光源(9)发出光线,照射在读物上,读物反射的光线经过1号放大镜组(2)被放大后,光线经1号平面反光镜(3)反射,再次经过2号放大镜组(4)进行第二次放大,之后再经2号平面反光镜(5)反射,这样经过光学放大元件数次放大,并经过偶数次反射,放大后的成像经阅读屏幕(6)射出,被人眼观察,使人眼感觉文字或图像来自于远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9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