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码防伪标签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1984.4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钦;徐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美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32B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防伪 标签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码防伪标签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用于识别真伪并防止假冒、仿造行为的技术手段,防伪标签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货币、证照、医药、食品、音像制品、软件电脑芯片等出现造假、侵权较多的领域。通过将该防伪标签粘贴、印刷、转移在上述标的物表面,或上述标的物包装上,或上述标的物的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及防伪证卡)上,消费者通过识别该防伪标签即可辨别该标的物的真伪。
现有的防伪标签主要有如下几种:1. 普通的防伪标签,如激光全息防伪标签,此类防伪标签的制造技术广为熟知,只要采用类似的设备即可进行仿制伪造,无法区分真假,不仅防伪功能差,而且成本较高;又如查询式数码防伪标签,由于此类标签以数码的形式存在,造假者可以通过回收旧码、重印造假等多种方式仿造,因而其实际难以起到有效的防伪作用;2.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此类电子标签制造成本较高,应用范围较窄,而且行业标准尚未统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码防伪标签制作方法,其目的在于制成一种难以破解仿制、防伪可靠性高、成本较低且应用广泛的微型码防伪标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码防伪标签制造方法,该微型码防伪标签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印章;制作标签纸;刻印微型码,所述微型码的大小为纳米级或微米级;及制作微型码防伪标签。
其中,所述微型码的尺寸大于等于100纳米小于等于200微米。
其中,所述微型码的尺寸大于等于10微米小于等于100微米。
其中,所述印章由高强度不锈钢底胚上镀上类金刚石碳涂层制成,该印章包括基板层及刻印层,该基板层由高强度的不锈钢材料制成,该刻印层由类金刚石碳结构材料制成,其镀在上述基板层上,所述基板层为所述刻印层提供支撑作用。
其中,所述标签纸由表面镀铝的金属纸制成,该标签纸包括纸基层、镀膜层、粘合层及镀铝层,所述镀膜层的一表面镀在该基质层表面,所述粘合层涂覆在该镀膜层另一表面,所述镀铝层通过该粘合层贴紧于镀膜层上,该纸基层、镀膜层、粘合层及镀铝层依次紧贴在一起压合形成上述标签纸。
其中,所述的微型码防伪标签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启动并调节刻印设备的步骤,其中,所述刻印设备为一纳米或微米级的刻印设备,其具有一刻印头,该刻印头的尖端由金刚石微粒晶体的棱角构成,该刻印头在所述印章上根据预定的刻印参数刻印出所需的孔洞,该孔洞组成所需的微型码。
其中,所述微型码的刻印过程由高倍光学显微镜控制刻印精度,并通过一控制终端进行软件模拟分析,所述刻印头的尖端在该印章上刻印出来的孔洞根据预定的方式排列,该孔洞的横截面为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或其他多边形。
其中,所述印章通过冲压的方式在上述标签纸上打印出微型码以制作微型码防伪标签,所述标签纸上打印微型码时无需防黏保护,该微型码防伪标签通过粘贴、印刷转移在物品表面、或该物品的包装上,或该物品的附属物上,每一微型码防伪标签上的微型码与不同待验物品的属性一一对应的。
其中,所述的微型码防伪标签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切割调整的步骤,其中,将制作成的微型码防伪标签切割成规定要求的规格微型码防伪标签,该微型码防伪标签的外形图案可为矩形、圆形、菱形、花瓣形或其他形状。
其中,所述微型码表现为二维码的形式,其是由若干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符号,并以二位元码方式来编码,该微型码的尺寸大于等于100纳米小于等于200微米,该微型码包含的信息包括待验物品名称、产品设备号、生产商名称、销售商名称、产品型号或生产日期。
其中,所述微型码防伪标签通过一微型码扫描读取装置进行查验,该微型码扫描读取装置与带有摄像头的移动设备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该微型码扫描读取装置包括光学模块、图像传感模块及连接器,该光学模块对准上述微型码防伪标签,用于扫描获取该微型码防伪标签表面显微放大的光学影像,所述图像传感模块用于将光学模块获取的光学影像生成为相应的数字影像,所述连接器与上述移动设备电性连接,用于该图像传感模块生成的数字影像传输至所述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处理该数字影像,并将所述微型码包含的信息显示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美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美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1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真空绝热板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态分发云桌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