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19508.9 | 申请日: | 201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83/10;C09J11/04;C09J1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有机硅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1.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40~60重量份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40~60重量份的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1~10重量份的羟基硅油、0.1~1重量份的四甲基氢氧化铵加入反应釜内,50~90oC真空脱水0.1~3 h,排除微量水分,然后通入氮气,加热到90~110oC,反应0.1~3 h,升温到1l0~120oC进一步反应0.5~4 h左右,继续升温至120~160oC并抽真空脱除低分子物即得一种分子量为5~30万的羟基封端硅橡胶;
(2) 在反应釜中加入5~15重量份的浓盐酸,温度为45~60oC,快速加入25~75重量份的浓度为5~15%的水玻璃水溶液,进行水解反应,水解时间控制在0.5~5 min,然后快速加入0.1~1.0重量份的六甲基二硅氧烷和1~10重量份的乙醇的混合物进行共水解,共水解的温度控制在35℃~70℃,时间控制在10~60 min,再加入萃取剂,即溶剂甲苯萃取反应产物,升温至70~80℃进行回流,控制回流时间为0.5~4 h,停止加热和搅拌,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将上层有机层水洗至中性(pH=7),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至透明澄清,最后油浴加热至120~130℃对有机溶液进行蒸馏,并抽真空至馏出大部分溶剂,得到一种MQ树脂;
(3) 将30~60重量份的步骤(1)中羟基封端硅橡胶与30~6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加入反应釜中,用油浴加热,升温至80~100oC并开动机械搅拌,使羟基封端硅橡胶完全溶解,停止加热,冷却至常温,称取40~80重量份的步骤(2)中MQ硅树脂、30~8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5~15重量份的水和5~15重量份的NH3捕捉剂的共混液加入到反应釜中,与溶解后的羟基封端硅橡胶混合并搅拌均匀,加入0.05~0.5重量份的催化剂,搅拌均匀,控制反应瓶内温度为100~120oC,加热回流脱水l~5 h,降低温度至60~90℃并抽真空10~60 min,停止加热和搅拌,即获得所需的压敏胶粘剂成膜物质;
(4) 将100重量份的白碳黑和60~150重量份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10~140℃下搅拌反应12~72小时,得到表面处理的白炭黑,称取50重量份的步骤(3)中得到的压敏胶粘剂成膜物质,5~10重量份的上述表面处理的白炭黑,5~10重量份的填料,充分搅拌均匀后升温至110~140℃,抽真空10~30 min,经三辊研磨过滤即可得压敏胶粘剂;
(5) 称取100重量份的上述压敏胶粘剂,加入1~5重量份的固化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涂布在聚酰亚胺膜基材上,在140~160oC温度下烘干10~60 min,即获得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有机溶剂选自汽油、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乙酮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NH3捕捉剂选自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催化剂选自四甲基氢氧化铵、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填料选自硅微粉、微粉氢氧化铝、活性碳酸钙、超细硅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固化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可剥离型有机硅压敏胶粘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5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