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电动机的速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9127.0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邊性勳 | 申请(专利权)人: | LS产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1/00 | 分类号: | H02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张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动机 速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电动机的速度控制装置,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在连续工艺系统中使用的感应电动机的速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如钢铁、造纸、纤维、薄膜产业的连续性的产品生产线中,多台电动机同时驱动多个辊。
连续工艺用辊的控制的目的在于,使生产线的线速度(line speed)保持恒定,并且使施加在材料上的张力保持恒定。若由于辊之间的速度偏差而产生过度的张力,则有可能使材料断裂,而若产生过低的张力,则可能会成为蛇形的原因。
因此,在通常的连续工艺系统中,上位控制器根据线速度指令而对材料的直径(diameter)进行计算,并计算出电动机的指令扭矩,从而若向逆变器发出其指令,则逆变器根据指令扭矩而对电动机进行驱动。
如上述方式的连续工艺系统中,在向逆变器发出线速度和参考张力的指令的情况下,利用作为张力传感器的称重元(load cell)、和作为位置传感器的浮辊(dancer),其能够适当地使用于要求精密度的产品中。
然而,在加工普通线材的系统中,存在不使用这种称重元及浮辊的情况,此时,由于不存在保持材料张力的单元,因此存在连续工艺线出现蛇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感应电动机的速度控制装置,其在连续工艺线中实施不使用张力及位置传感器的开环速度控制,从而用于提高矢量逆变器的性能。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包括一个以上的上位单元和一个以上的下位单元的变频自动化系统的、本发明的继电器二重化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继电器,其通过预定的通信方式,从所述下位单元接收电力数据而传递至所述上位单元,并从所述上位单元接收控制命令而传递至所述下位单元;以及第二继电器,其通过所述通信方式而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实施通信,从而替代在所述多个继电器中发生错误的继电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分别包括第一存储部,所述第一存储部存储所述电力数据以及包括所述控制命令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二继电器分别包括第二存储部,所述第二存储部由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接收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进行通信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二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实时地实施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二继电器与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根据预定的周期而周期性地实施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二继电器检测出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中发生错误的继电器的错误,而通报至所述上位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上位单元将由所述第二继电器来代替所述发生错误的继电器的替换命令传输至所述第二继电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由所述第二继电器来代替所述发生错误的继电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还包括对所述一个以上的上位单元、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二继电器进行切换的第一集线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为,还包括对多个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以及所述一个以上的下位单元进行切换的第二集线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通信方式优选为以太网。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中,利用张力指令和磨损补偿而计算出对速度控制部的输出的扭矩限制,并利用所计算出的扭矩限制而对感应电动机的速度进行限制,从而能够在连续工艺线中不使用张力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且可以提高矢量控制方式的逆变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感应电动机的速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速度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且也可以有各种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对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还应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以及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以及替代物。
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种结构要素,但上述结构要素并不限定于上述术语。
上述术语只为了区别一个结构要素与其它结构要素的目的而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可以将第二结构要素命名为第一结构要素,类似地也可以将第一结构要素命名为第二结构要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S产电株式会社,未经LS产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