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牧马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5804.1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力拓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18 | 分类号: | C07D47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牧马 提取 金雀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牧马豆中分离、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雀花碱,分子式:C11H14N2O,分子量:190.24,CAS:485-35-8。常态下是一种斜方棱柱黄白色粉末,通常由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的种子中提取得到。临床用0.15%的金雀花碱水溶液供肌肉或静脉注射,抢救因手术和各种创伤引起的反射性呼吸暂停、休克和新生儿窒息等。金雀花碱还具有抗心率失常、抗微生物感染、抗溃疡、升高白细胞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特别是该类化合物较强的抗癌活性。因此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金雀花碱的获得方法主要是化学合成法和植物中提取两大途径。
采用合成法生产金雀花碱,合成步骤繁琐,对环境污染严重。植物提取成本较低,由于金雀花碱存在好多种植物当中,因牧马豆中金雀花碱的含量较高,故现在大多都是从牧马豆中提取分离金雀花碱的方法。
2010年09月15日公开的分类号:C07D471/18,申请号:201010182690.9中所公开的一种金雀花碱的提取方法,包含主要步骤:超临界CO2萃取:将牧马豆种子粉碎到40~60目,投入萃取釜中,调试萃取釜,分离釜、加温装置和制冷装置正常工作,打开压缩泵加压为21~22Mpa,泵入液体CO2提取金雀花碱,从分离釜中解析萃取物,得金雀花碱粗品;其主要缺点为:
1、生产设备都是高压设备,设备投资过高;
2、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液态二氧化碳,故生产成本过高;
3、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还需要会用到酸和碱处理,工艺流程长,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过高。
4、由于大量生产条件是高压条件,生产安全性差。
2011年10月19日公开的分类号:C07D471/18,申请号:201110151509.2中所公一种金雀花碱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牧马豆种子粉碎,加0.5~1%盐酸或硫酸水溶液冷浸,提取液调节pH至中性过滤,加入超滤膜超滤,再加入纳滤膜过滤,透过液用反渗透膜浓缩,得浓缩液;b.上述浓缩液调pH值9~10,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再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根据紫外检测器图谱收集目标成分,低温干燥即得其主要缺点为:
1、需要复杂、精密的过滤设备,设备投资过高;
2、其采用了先进的膜分离技术,由于膜容易堵塞,使用受命短,且膜分离之后要进行膜清洗,所以该方法生产成本较高,操作也很复杂;
3、膜生产虽然先进,但处理量小,不利于大规格生产;市场普遍推广困难。
可见,现有技术中从牧马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工艺方法都存在着设备成本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牧马豆中提取分离金雀花碱的方法,该方法提取金雀花碱的成本显著降低。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牧马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步骤包括:
a、脱脂:牧马豆原料粉碎,再用有机溶剂进行脱脂,得脱脂物料;
b、提取:用有机溶剂对脱脂物料进行热回流提取,提取液过滤、浓缩,浓缩液冷却到室温;
c、层析:浓缩液用100~200目的层析硅胶吸附有效物质;层析硅胶为市售产品,细孔、中孔、大孔层析硅胶均可,只要保证细度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d、洗脱:将吸附了有效物质的层析硅胶洗除杂质然后用溶剂从层析硅胶中脱洗出含有效物质的脱洗液;
e、初结晶:将步骤d所得洗脱液浓缩到无溶剂,放置得粗品;
f、重结晶:将粗品加溶剂溶解,过滤,放置,再结晶,过滤,干燥得成品。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b中,每次用5~6倍量体积的有机溶剂对脱脂物料进行2~3次热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浓缩至比重为1.05,得浓缩液,放置至室温;
所述的步骤c中,浓缩液上层析硅胶吸附柱,流速不限,TLC检测配合吸附,检测到流出液有斑点,套用下根柱子吸附;流出液有斑点无斑点时,证明吸附完全,无需继续吸附,直接排掉。
所述的步骤d中,层析硅胶吸附柱饱和后,用1倍量石油醚甲醇混合物(石油醚与甲醇重量比99:1)洗杂质,2倍量石油醚甲醇混合物(石油醚与甲醇重量比98:2)洗脱有效成分,得洗脱液;
进一步优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力拓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力拓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铁路滚动轴承套圈产生腐蚀坑的磷化方法
- 下一篇:合成树脂管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