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花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2462.8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爱玲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地址: | 538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花 茶饮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花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花茶(学名:Camellia nitissim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一般生长在非钙质土的山地常绿林中。金茶花的分布极其狭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我国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广西防城港市同时也是人工栽植金花茶的主要地区。经过现代医学的权威部门及相关科研机构的测定:金花茶属无毒级,富含的锗(Ge)、硒(Se)、金花茶锌(Zn)、钴(Co)、钼(Mo)、钒(V)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金花茶叶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茶多酚、皂甙类、黄酮类等多种人体所需的有益成分。目前,关于金花茶的加工和食用,多是将鲜花加工成干花后泡水饮用,将金花茶鲜花加工成饮料的相关专利则较少见到。如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73989.3,公开了一种金花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它包括将金花茶叶预处理、醇提、水提、乙醇回收,所得的提取液经乳化、澄清、过滤、调配、精滤、均质、灌装、杀菌冷却得到;所得产品为透明,呈浅红棕色饮料,具有金花茶独特风味、甘甜凉爽、回味悠长,能活化人体细胞,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人体机能平衡,增强人体免疫,保持人体健康,具有排毒、养颜、止咳化痰、生津解渴、消脂降压等诸多功效。当该金花茶饮料的加工方法和原料配方都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不适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花茶饮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控,制得的金花茶饮料酸甜适口,富有金花茶鲜花的特有清香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金花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花茶鲜花和甘草切碎,加入6~10倍重量的水,在75~85℃的条件下浸提60~120分钟,过滤取滤液,得浸提液;其中,金花茶鲜花和甘草的重量比为1:0.02~0.04;
2)在浸提液中加入浸提液重量0.08%~0.12%的明胶和0.03%~0.07%的单宁,静置6~12小时,过滤取滤液,得澄清液;
3)在澄清液中加入澄清液重量2%~4%的蔗糖、0.04%~0.06%的柠檬酸、0.02%~0.04%的β-环状糊精、0.02%~0.04%的异Vc钠,在60~80℃条件下混合均匀,过滤,将滤液进行灭菌和灌装,即得所述金花茶饮料。
优选的,所述金花茶鲜花和甘草的重量比为1:0.03。
优选的,所述明胶和单宁的加入量分别为浸提液重量的0.1%和0.05%。
优选的,所述灭菌的方式为高温瞬时灭菌。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金花茶饮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于推广使用;
2、本发明通过在浸提液中加入明胶和单宁,可有效除去浸提液中含有的胶态物质和其它不溶性大分子物质,减少了饮料的粗糙感,同时使制得的金花茶饮料更加澄清透明,不会因为久置而产生分层和浑浊;
3、本发明以金花茶鲜花为主料,添加的蔗糖作甜味剂用,甘草和柠檬酸作矫味剂用,β-环状糊精和异Vc钠作品质改良剂用,这些添加的配料经过合理的搭配,可使制得的金花茶饮料品质稳定、酸甜适口,富有金花茶鲜花的特有清香味。
本发明制得的金花茶饮料的质量指标如下:
1、感官指标
色泽:棕黄色,且均匀一致;
滋味:酸甜适口,具有金花茶鲜花的特有清香味;
组织状态:透明、无沉淀、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2、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体物≥2.5%;
总酸:0.02%~0.05%。
3、卫生指标
菌落总数≤100个/ml;
大肠菌数≤3个/ml;
致病菌:未检出;
保质期:常温下6个月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将金花茶鲜花和甘草切碎,加入8倍重量的水,在80℃的条件下浸提120分钟,过滤取滤液,得浸提液;其中,金花茶鲜花和甘草的重量比为1:0.03;
2)在浸提液中加入浸提液重量0.1%的明胶和0.05%的单宁,静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得澄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爱玲,未经陈爱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2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滚组合镗头
- 下一篇:一种管道密封接头及管道连接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