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0850.2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素英;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06 | 分类号: | C08F214/06;C08F218/08;C08F2/38;C08F2/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性能 共聚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其特征是:它包括下述单体的化学组成及其重量份数配比范围:第一单体氯乙烯69~95份、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5~31份,乳化剂为单体用量的0.4~6.0份,油溶性复合引发剂为单体用量的0.005~0.050份,分子量调节剂为单体用量的0.02~1.3份,纯水为单体用量的80~200份;
乳化剂为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助分散剂的结合;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油醇硫酸钠盐、十二醇硫酸钠、十六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的助分散剂为:C12-26脂肪醇、十四酸、十二酸、硬脂酸;
油溶性复合引发剂为一种偶氮类与一种过氧化物类引发剂的结合;其中偶氮类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乙氧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
分子量调节剂为一种含有双烯或多烯反应官能团的物质,常用调节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马来酸二烯丙酯(DAM)和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其特征是: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2~3.5%重量份数;所述的助分散剂,其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2~2.5%重量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中各物质的用量按单体质量100份计,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用量为0.03-0.90份;马来酸二烯丙酯用量为0.02-0.4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用量为0.02-0.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其特征是:所述的油溶性复合引发剂为0.006~0.040%单体重量份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其特征是:所述的脂肪醇为:C12-26脂肪醇,高级脂肪酸为:十二酸、十四酸、硬脂酸。
6.一种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的制备方法,先分别取69~95重量份数的氯乙烯单体、5~31重量份数的醋酸乙烯酯单体、80~200重量份数的纯水、0.4~6.0重量份数的乳化剂、0.005~0.050重量份数的油溶性复合引发剂、0.02~1.3重量份数的分子量调节剂,送入分散罐中,经分散机边分散边加料,使之形成微细液滴,加料分散时间为35~80分钟,加料结束后向聚合釜充氮,使釜内压力在原釜压的基础上增加0.1 MPa,升温至45~55℃在油溶性引发剂的作用下,开始引发聚合反应;当釜内压力下降了0.2 MPa时,判断为聚合结束,然后进行自压回收,釜压为0.1 MPa时开始强制回收,当釜内压力降至-0.05 MPa时结束;胶乳打入放料罐,经喷雾干燥器干燥、粉碎机粉碎及布袋过滤器后,进入料仓包装即为本发明成品;
乳化剂为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助分散剂的结合;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油醇硫酸钠盐、十二醇硫酸钠、十六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其用量占单体重量份数的0.2~3.5%份;所述的助分散剂为C12-26脂肪醇、十四酸、十二酸、硬脂酸,助分散剂用量占单体重量份数的0.2~2.5%份;
油溶性复合引发剂为一种偶氮类与一种过氧化物类引发剂的结合;其中偶氮类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乙氧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
分子量调节剂为一种含有双烯或多烯反应官能团的物质,常用调节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马来酸二烯丙酯(DAM)、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2~3.5%重量份数;所述的助分散剂,其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2~2.5%重量份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高性能共聚糊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中各物质的用量按单体质量100份计,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用量为0.03-0.90份;马来酸二烯丙酯用量为0.02-0.4份;三聚氰酸三烯丙酯用量为0.02-0.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08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冶金级单晶以及类单晶硅的绒面制备方法
- 下一篇:喷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