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中二甲戊灵残留含量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9918.5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桂英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二甲 残留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环境中二甲戊灵的的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土壤和水体环境中二甲戊灵残留含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二甲戊灵(也称为二甲戊乐灵), 纯品为橙黄色结晶体,熔点54~58℃,25℃时蒸气压为40mPa,密度:1.19。水中的溶解度小于0.5mg/L,丙酮700,二甲苯628,玉米油148,异丙醇77,易溶于氯代烃及芳香烃类溶剂中。5-130℃稳定,对酸碱稳定,缓慢光分解。是一种优秀的旱田作物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目前,二甲戊灵是世界第3大除草剂,销售额仅次于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也是世界上销售额最大的选择性除草剂。二甲戊灵作为除草剂在农林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实际使用量的增加,人们对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力,以及对地下水质量等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也日益重视。目前已开展二甲戊灵在土壤和农作物中残留方面的研究。本发明主要是用气相色谱仪对环境中的二甲戊灵残留含量进行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际应用价值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环境中的二甲戊灵残留含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主要分析步骤:
1、仪器条件的优化:通过试验,色谱仪器条件如下:
色谱柱:DB–1,30.0 m×320 μm×3 μm
进样口温度:280℃
进样模式:分流,分流比5:1
进样体积:1 μL
柱温:80℃保持1.0 min,以40℃/min 速率升至200℃,保持12 min,再以10℃/min 速率升至240℃,保持12 min
载气:载气 (N2≥99.999%) 3 mL/min
尾吹气 (N2≥99.999%) 30 mL/min
ECD检测器温度:300℃
2、标准曲线的制作
配置一系列二甲戊灵的标准工作液,浓度依次为0.0,0.2,0.4,0.8,1.2mg/L,将气相色谱仪调至上述色谱条件,对标准系列工作液进行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定其峰面积,然后以标准液浓度对峰面积制作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二甲戊灵标准谱图见附录;
3、样品测定
3.1样品的前处理
土壤样品:称取制备好的样本50 g( 精确至0.01 g) , 放入碘量瓶中, 加入250 mL 酸性甲醇溶液, 2 mL 硫酸, 振荡2 h 后静置, 取上清液离心5 min( 3000 r/min) 。净化( 1) 液-液分配。取50 mL离心后澄清液放入分液漏斗。加入50 mL 盐酸溶液, 用50 mL 石油醚萃取, 共萃取3次,合并的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柱干燥, 浓缩近干, 用4 mL 石油醚溶解提取物。( 2) 柱层析。层析柱上下两端加2 cm 厚无水硫酸钠, 中间加6 g 弗罗里硅土, 用20 mL 石油醚预淋洗后, 4 mL 石油醚转移上样, 用30 mL 正己烷-苯溶液[ V( 正已烷) :( 苯) = 10:1 淋洗层析柱,弃掉淋洗液; 再用60 mL 正己烷-苯溶液[ V( 正已烷) :V( 苯) = 5:17] 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 浓缩近干, 用2 mL 石油醚定容, 待测定;
水体样品:取500 ml水样于分液漏斗中,用20.0ml石油醚,分两次萃取,每次充分振摇3min,静止分层去水相后,合并石油醚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浓缩至2.0ml供测试用;
3.2样品的测定
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对制备好的样品进行分析;
4、结果计算
按以下公式计算样品中二甲戊乐灵的含量:
水样:C样=C0*V0/V样
C样:水样中二甲戊乐灵的浓度,mg/L,C0:定容溶液中二甲戊乐灵的浓度(根据测定的峰面积查标准曲线得到)mg/L,V0:浓缩定容后的样品体积,mL,V样:取样体积,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桂英,未经何桂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