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06812.X 申请日: 2012-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2805857A 公开(公告)日: 2012-12-05
发明(设计)人: 谢丹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紫萌同达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8/05 分类号: A61K38/05;A61K9/08;A61P3/02;A61K31/198;A61K31/401;A61K31/405;A61K31/417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209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方 氨基酸 15 双肽 注射液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涉及一种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原研商品名为是德国Fresenius Kabi在第三代平衡氨基酸输液基础上,于1995年开发上市的世界上最早的可以补充谷氨酰胺和酪氨酸的平衡氨基酸水溶液,含20g/L谷氨酰胺和2.28g/L酪氨酸。本品已在欧洲多个国家上市,临床使用超过10年,目前已进口中国。

其处方组成如下,本品1000ml中含:

氨基酸配方符合FAO-WHO的模式,与标准的TPN溶液比较,具有增强肠道功能、提高免疫防御、减少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6个月死亡率、提高氮平衡、改善情绪等临床特点,不仅稳定性好,正确使用时亦无不良反应的报道。

但由于本品在制剂生产的灭菌过程中,主要原料药甘氨酰-L-谷氨酰胺会降解为环(甘氨酰-L-谷氨酰胺酰),而甘氨酰-L-酪氨酸会降解为环(甘氨酰-L-酪氨酰),品质远低于进口标准,降低了用药安全性,国内在2007年前后共有几十家药厂申报本药品,均因无法克服本注射液高温灭菌下造成的产品稳定性问题而被国家药监局退审。

鉴于此,我们设计发明了可以克服因高温灭菌而发生降解的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生产办法。

发明内容

通过分析原研处方,以及各氨基酸特性发现:处方中的碱性氨基酸组分精氨酸中的胍基,可与甘氨酰-L-谷氨酰胺和甘氨酰-L-酪氨酸的羧基成盐,降低了高温下甘氨酰-L-谷氨酰胺和甘氨酰-L-酪氨酸自身的羧基和氨基成环的机率,从而减少了环(甘氨酰-L-谷氨酰胺酰)和环(甘氨酰-L-酪氨酰)的生成。所以我们设计本注射液的生产投料过程中,首先投入甘氨酰-L-谷氨酰胺、甘氨酰-L-酪氨酸和精氨酸的组合,使甘氨酰-L-谷氨酰胺和甘氨酰-L-酪氨酸成精氨酸盐,降低了环(甘氨酰-L-谷氨酰胺)和环(甘氨酰-L-酪氨酸)的生成。

试验中我们发现,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水溶解性很差,我们将其做粉碎过筛处理,分别过60目、80目和100目筛,发现60目筛以上,上述五种氨基酸处方量基本在10分钟内可在处方量60%的水中溶清,提高了溶解速率,降低了由于氨基酸在高温溶解过程中分解的风险,为安全起见优选过80目筛。

根据注射液的常规生产工艺,我们对溶料用注射用水的体积和温度做如下说明:

试验中选择溶料用注射用水体积,主要依据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稀配和浓配的常规比例和可操作性,一般选择总体积量的50~80%,我们这里优选60%;溶料用注射用水温度选择,主要考虑不溶性氨基酸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热水中可适量溶解,另外结合试验中活性碳的脱色除内毒素的条件为60℃,以及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显示溶液温度越高氨基酸的稳定性越差,综合溶解性、稳定性和脱色除内毒素效果,选择溶料用注射用水的温度为40~80℃,优选60℃。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可使注射液在高温灭菌过程中产生的降解杂质环(甘氨酰-L-谷氨酰胺酰)和环(甘氨酰-L-酪氨酰)明显减少。具体如下:

在全程氮气保护下,取总体积量60%的注射用水,依次加入处方量的甘氨酰-L-谷氨酰胺、甘氨酰-L-酪氨酸和精氨酸,搅拌溶解并溶清后,加入过80目筛处方量的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搅拌溶清,最后加入处方量的丙氨酸、组氨酸、醋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用枸橼酸调节pH5.4~5.8。加入全量0.10%(w/v)的活性炭,60℃搅拌30分钟,脱碳过滤搅拌溶清,用注射用水定容至总体积,过0.22微米的滤膜,灌装,充氮,加塞,扎铝盖。分别于8分钟、10分钟和12分钟121℃热压灭菌。按进口药品标准检测,杂质结果如下:

同时我们不做投料的设计和调整,按常规的注射液生产办法制备一批样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萌同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萌同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