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4517.0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曾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甘洛县糖酒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6850 四川省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苦荞 芦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酒酿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苦荞是荞麦的一种,多生长在高寒地区,海拔2千米以上,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五谷之王”,黑苦荞也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长期使用黑苦荞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黑苦荞中不仅富含其他粮食作物中几乎没有的芦丁(VP)及硒元素(Se),同时还含有18种氨基酸、9种脂肪酸(VF)、丰富的膳食纤维、叶绿素、粗蛋白、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合理,并且不含糖和胆固醇。其营养成份更是远远优于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肉类等普通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属纯天然珍贵营养食品。同时可以预防肥胖,调理肠道。还含有其它谷物几乎不含有的维生素P及硒元素,维生素P可以软化血管,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有辅助调节的作用。并被称为“抗癌之王”。
目前为止,有一些采用黑苦荞酿造饮用酒的报道,但一般都是酿造的啤酒或果酒,其芦丁含量较低。白酒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芦丁含量高的以黑苦荞为原料的白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芦丁含量高的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酿造黑苦荞基酒,
(2)向步骤(1)得到的基酒中加入从黑苦荞中提取的芦丁得到黑苦荞酒;
(3)向步骤(2)得到的黑苦荞酒中加入黑苦荞茶浸泡;
(4)将步骤(3)得到的酒勾兑、调香,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酿造黑苦荞基酒的方法为:按重量配比,将原料红高粱15~25份、玉米5~10份、大米8~12份、糯米12~16份、小麦10~14份、黑苦荞30~40份及谷壳22~27份混合后发酵,蒸馏得到基酒,将基酒封坛窖藏。
本发明所述的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的原料为:按重量配比,红高粱20份、玉米8份、大米10份、糯米14份、小麦12份、黑苦荞36份及谷壳25份。
本发明所述的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选用开花期黑苦荞全株,破碎后提取芦丁,每2~4重量份基酒中加入1重量份的开花期黑苦荞全株提取的芦丁。
本发明所述的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选用开花期黑苦荞全株,破碎后提取芦丁,每3重量份基酒中加入1重量份的开花期黑苦荞全株提取的芦丁。
本发明所述的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向步骤(2)得到的黑苦荞酒中按每100重量份黑苦荞酒加入1~5份黑苦荞茶浸泡。
本发明所述的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黑苦荞茶采用芦丁含量≥4.5%的黑苦荞茶,浸泡时间为1年左右。
本发明所述的黑苦荞芦丁香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蒸馏得到基酒的参数为:每百公斤黑苦荞原料蒸取10~20公斤酒,优选为15公斤,所述封坛窖藏的时间为1年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传统自然发酵的优质黑苦荞酒为基酒,添加从开花期的全株黑苦荞中提取的芦丁,并通过浸泡黑苦荞茶工序,使其具有多种天然的有益成分,绿色食品、品质上乘,具有喝了不上头、不口渴、不上火等特点。
本发明最具创新性的是利用生长在高寒山区的纯天然的开花期的全株黑苦荞作为原料提取芦丁,其花、叶、杆、茎均含有极高的芦丁。
本发明制备的黑苦荞芦丁香酒入口醇、回口甜,芦丁含量高达到46.6mg/L,绿色天然,不仅满足人们对白酒的需求,还具有显著的保健作用。
本发明制备的黑苦荞芦丁香酒含多种天然的有益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且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原料红高粱20Kg、玉米8 Kg、大米10 Kg、糯米14 Kg、小麦12 Kg、黑苦荞36 Kg、谷壳25 Kg及曲药23Kg混合后发酵,发酵时采用现有的白酒发酵工艺即可,发酵完成后蒸馏得到基酒,按每百公斤黑苦荞蒸取15公斤基酒,将基酒封坛窖藏一年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甘洛县糖酒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甘洛县糖酒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