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蚀刻液回收处理设备中的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4479.9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韦建敏;张小波;赵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虹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F9/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蚀刻 回收 处理 设备 中的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装置,尤其是涉及用于蚀刻液回收处理设备中的冷却装置,属于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使热物体的温度降低而不发生相变化的过程,冷却的方法通常有直接冷却法和间接冷却法两种。(1)直接冷却法,直接将冰或冷水加入被冷却的物料中,最简便有效,也最迅速,但只能在不影响被冷却物料的品质或不致引起化学变化时才能使用。也可将热物料置于敞槽中或喷洒于空气中,使在表面自动蒸发而达到冷却的目的;(2)间接冷却水,将物料放在容器中,其热能经过器壁向周围介质自然散热,被冷却物料如果是液体或气体,可在间壁冷却器中进行,夹套、蛇管、套管、列管等式的热交换器都适用。冷却剂一般是冷水和空气,或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来确定。冷却管作为冷却设备应用广泛,普遍应用于机械、化工、制造等各大行业,冷却管通过管内的冷却水不停循环,冷却水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蚀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艺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蚀刻液,因此也是一个产生严重污染源的工序。传统的治理办法是:由环保部门指定有资质的公司回收,采用简单的办法,将其中所含的铜加工成硫酸铜,然后略加处理排放。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每千升碱性蚀刻液中除含铜外,还有240公斤以上的氯化铵、30公斤左右的液氨等化学物质),并且废液没有得到真正的根治,因此形成了污染源的转移。在线路板厂中,一般厂商会把蚀刻液直接排放到污水池去处理,此为传统的处理方式,因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剂除了操作成本较高外,另有大量铜污泥产生及排放废水导电度过高(溶解性盐类造成)无法回收使用的后续问题等。在蚀刻液的处理中,主要依据的是电解原理,此过程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不利于反应的进行,需要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管由于内部散热结构的设计不合理,导致热量散发的效果不好,且两端的安装结构容易出现泄漏,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用于蚀刻液回收处理设备中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合理的距离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将热量冷却,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同时两端的固定结构实现了密封设计,防止了液体的泄漏,保证了工作过程的运行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蚀刻液回收处理设备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弯曲为若干圈尺寸相同的盘管结构,冷却管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内径与冷却管的内径相同,且固定管外径小于冷却管的外径,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螺纹,固定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母,且螺母的内径与固定管的外径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圈的冷却管之间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的内径为29mm,外径为32mm。该尺寸使得冷却管的能够批量生产,均匀的厚度保证了液体内压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圈的冷却管之间的距离为20mm。20mm的距离,是散热的最佳距离,也保证了结构上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的两端设置在盘管结构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靠近冷却管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水密封套,且螺母能沿着固定管的外壁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合理的距离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将热量冷却,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同时两端的固定结构实现了密封设计,防止了液体的泄漏,保证了工作过程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螺纹;2—螺母;3—冷却管;4—固定管;5—间隙;6—内螺纹;7—防水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用于蚀刻液回收处理设备中的冷却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弯曲为若干圈尺寸相同的盘管结构,冷却管3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管4,固定管4的内径与冷却管3的内径相同,且固定管4外径小于冷却管3的外径,所述固定管4上设置有螺纹1,固定管4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母2,且螺母2的内径与固定管4的外径之间设置有间隙5。在进行冷却装置与其他管道的连接时,将固定管4与其他的管道对准,其他管道采用软管,内径略大于固定管4的外径,间隙5是软管穿过的通道,螺母2旋转套合在软管的外壁上,旋合螺母2,利用内螺纹6将软管与固定管4紧密贴合,实现密封。
所述相邻圈的冷却管3之间的距离相同。等距离的设置使得散热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虹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虹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