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汝窑青瓷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4116.5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8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宇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C04B33/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67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瓷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作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汝窑青瓷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汝瓷,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兴盛时期被列为五大名瓷之首。因其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其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赞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曾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汝瓷制作工艺精湛,用料考究,配方独特,烧成技艺高超,由于铁还原达到了最佳效果,使其超越了当时所有的窑口,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但由于战乱,北宋灭亡,官窑被毁,汝瓷也随之失传,之后历代仿制均难还原。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汝瓷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的进步,汝瓷的仿制工艺逐渐盛行,在一系列的汝瓷复古工艺中,怎样最大程度的重现传统的汝瓷青瓷釉色,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含蓄、温润风格的汝瓷已不能满足人们发展着的审美观,怎样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完善汝瓷的整体性能,怎样在还原汝窑青瓷原貌的基础上拓展汝瓷新品种,开创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新型汝瓷,是实现汝瓷兴复之路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温润细腻、优雅大方、玉质感强的汝窑青瓷,并公开了其制作工艺,本发明所采用高白泥胎,并施以特制釉料,烧制出的瓷器釉色更接近传统汝瓷青瓷的同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且成品具有较高的耐酸碱性与耐腐蚀性,整体性能更加优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汝窑青瓷,包括坯体和釉,采用高龄土、焦宝石和长石作为坯体原料,各原料加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高岭土40%~70%、焦宝石15%~30%、长石15%~30%;
采用石英、长石、方解石、赤铁矿、蛇绿岩、骨灰和900℃~950℃煅烧过的风穴土作为釉料原料,各原料加入量的重量百分比为:石英5%~15%、长石15%~64.5%、方解石10%~20%、赤铁矿5%~10%、蛇绿岩10%~20%、骨灰0.5%~5%、900℃~950℃煅烧过的风穴土5%~15%。
所述高岭土主要由半坡土、大营土和风穴土组成,其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半坡土20%~25%、大营土30%~35%、风穴土40%~50%。
所述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选取上述坯体的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取高岭土40%~70%、焦宝石15%~30%、长石15%~30%,混合制得干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干料与水按1:1的质量比混合送入球磨机,球磨成140~200目的料浆,制成胎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成的胎料过70~100目筛处理;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过筛后的胎料做除铁处理;
步骤五、用除过铁的胎料采用注浆成型或手工拉坯成型制成生坯,将生坯在常温下荫干3-7天;
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成型荫干后的生坯放入窑中素烧,炉内温度升至920℃±25℃后,停止加热,待炉内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出窑;
步骤七、选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料的原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取石英5%~15%、长石15%~64.5%、方解石10%~20%、赤铁矿5%~10%、蛇绿岩10%~20%、骨灰0.5%~5%、900℃~950℃煅烧过的风穴土5%~15%,混合制得干料;
步骤八、将步骤七制得的干料与水按1: 1的质量比混合送入球磨机磨成140~200目的料浆,制成釉浆;
步骤九、将步骤八所得釉浆过130~160目筛处理,之后将釉浆含水量调整至80%,制成釉料;
步骤十、取步骤六中经过素烧的坯体,用步骤九制得的釉料对坯体进行施釉处理,釉料挂胎厚度为0.2-0.6mm;
步骤十一、待步骤十完成施釉过程后,立即将施釉后的坯体入窑,开始进行分阶段升温煅烧:第一阶段:由室温升至350℃,升温时间为50-70min;第二阶段:由350℃升至600℃,耗时80-100min;第三阶段:由600℃升至1060℃,耗时3-4小时;第四阶段:由1060℃升至1150℃,耗时90-100min;第五阶段:由1150℃升至1260℃,耗时2-6小时;
上述煅烧过程完成后,停止加热,待炉内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得成品。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宇,未经王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空气信号安全阀
- 下一篇:控制防泄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