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辐射的C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9276.7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如;谭斐;安霞;武唯康;黄良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7/092 | 分类号: | H01L27/092;H01L29/78;H01L23/552;H01L21/8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cmos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MOS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辐射的C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各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空间技术、核动力及核武器的发展,核辐射环境与电子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满足航天技术的发展对集成电路抗辐照性能的要求,卫星和宇宙飞船的某些关键核心集成电路需要使用抗辐照加固器件。因此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宇宙探索的进步,促使研究者们深入研究空间自然辐射环境对集成电路性能的影响,并寻找可行的加固方法。
目前关于CMOS集成电路辐照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剂量效应、单粒子效应的研究上。目前,主流的CMOS集成电路是由传统体硅器件构成。在传统体硅器件中,随着栅氧化层的进一步减薄,辐照源在栅氧化层中产生的电荷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STI区陷入的电荷会引起寄生晶体管的打开,影响器件的正常工作。另外由于硅衬底中电荷收集区较大,离子入射传统体硅器件的敏感节点时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单粒子效应,造成器件逻辑状态的非正常改变或器件损坏。另外,随着器件尺寸的不断缩小,传统体硅器件间的间距不断变小,一个高能离子的入射会引起多个平面体硅器件能同时收集电荷,即出现电荷共享效应,电荷共享效应会造成集成电路多个节点同时发生翻转,增大翻转横截面,降低发生翻转所需要的能量阈值。此外,电荷共享效应会造成如保护环等器件级和电路级的抗辐射加固技术的失效。
为了改善传统体硅器件的抗辐射性能,一些新的器件结构逐渐被提出和发展。但是这些新型器件结构往往只能完成单一的抗辐射指标,不能同时兼顾满足即抗总剂量辐射又抗单粒子辐射的要求,同时也没有考虑小尺寸引起的电荷共享效应。因此,研究即抗总剂量辐射又抗单粒子辐射同时抑制电荷共享效应的新弄抗辐射器件结构就显得十分有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垂直沟道CMOS器件,使之在辐射环境中能够即抗单粒子辐射又能抗总剂量辐射,同时还要以抑制器件间距缩小引起的电荷共享效应。
本发明的CMOS器件包括衬底、源区、漏区以及位于衬底上的垂直沟道,在垂直沟道的上方设有源区,所述漏区设置在衬底上位于垂直沟道的两侧;或者在垂直沟道的上方设有漏区,所述源区设置在衬底上位于垂直沟道的两侧,在垂直沟道的两侧设有栅介质和栅侧墙,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沟道内增加一介质保护区一,该介质保护区一位于垂直沟道中央,将垂直沟道分为两部分,所述介质保护区一的高度等于垂直沟道长度,以有源硅台中轴线为中心,介质保护区一的边缘距离沟道外侧为20~100nm;同时在衬底上的源区或漏区的下方设有介质保护区二,该介质保护区二的长度与源区或漏区的长度相等,所述介质保护区二的高度为10~50nm。
对于NMOS器件,介质保护区使用的材料为易陷入电子的材料,如氮化硅等。对于PMOS器件,介质保护区使用的材料为易陷入空穴的材料,如二氧化硅等。
本发明制备基于体硅衬底的新型垂直沟道CMOS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半导体衬底;
2)在衬底热氧化一薄层二氧化硅,再淀积一层氮化硅和一层二氧化硅。光刻,刻蚀掉二氧化硅和氮化硅,再腐蚀二氧化硅,刻蚀后使第一层的二氧化硅与氮化硅存在微小的台阶;刻蚀半导体衬底,形成半导体台阶;
3)再次热氧化一薄层二氧化硅,淀积一层氮化硅和一层二氧化硅,刻蚀后,局部场区氧化形成器件隔离区;
4)淀积二氧化硅作为缓冲层,多次多能量进行离子注入,使沟道中离子浓度分布均匀;
5)淀积氮化硅层和二氧化硅层后,以氮化硅和二氧化硅为硬掩膜,第二次刻蚀有源区半导体台阶;
6)淀积介质保护区材料,对于NMOS器件,介质保护区使用的材料为易陷入电子的材料,如氮化硅等。对于PMOS器件,介质保护区使用的材料为易陷入空穴的材料,如二氧化硅等平坦化后刻蚀,形成介质保护区;
7)清洗,淀积一层多晶硅,平坦化;
8)第三次刻蚀有源区半导体平台,离子注入形成器件的源漏区;
9)热氧化一层二氧化硅,淀积一层多晶硅,离子注入光刻栅线条,刻蚀后形成多晶硅栅电极和栅侧墙。
本发明的优越性如下:
1)在辐射环境中,如果高能离子入射顶部的源区(或漏区)或底部的漏区(或源区),半导体平台中存在介质保护区有效隔断了器件源区和漏区收集电荷的路径,因此改善了器件的单粒子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本图像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帽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