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油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8194.0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常清;颜伏伍;张佩;赵奕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9/02 | 分类号: | G01F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混合 动力 电动汽车 油耗 方法 | ||
1.一种测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油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试验准备工作与试验车辆预循环;
(2)在底盘测功机转毂试验台上,按照测试循环运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试验样车,运行过程中测量并记录动力电池组的瞬态充/放电电流及电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燃油消耗量;
(3)待所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运行完成后,运用积分法计算动力电池组净能量变化NEC;
(4)当NEC占总能耗百分比小于1%,油耗量真实值为消耗量实测值;
(5)当NEC占总能耗百分比大于1%,若NEC>0,即动力电池组向外界输出能量,真实里程为实测里程减去所述NEC对应的当量里程,此真实里程对应的油耗量即为油耗量真实值,若NEC<0,即动力电池组吸收能量,真实里程为实测里程加上所述NEC对应的当量里程,此真实里程对应的油耗量即为油耗量真实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油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试验准备工作包括试验车辆的检查、试验车辆的预处理、转毂热机、试验车辆安装与试验车辆在转毂上阻力设定,上述试验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一个完整的测试循环,即预循环,对测试设备进行充分预热,检测测试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保证稍后的测试结果的精确性,预循环完成以后要关闭试验车辆的点火锁,静置20分钟,上述所有工作完成后,方可开始试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油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
根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动力电池组的瞬态充/放电电流、电压及相应时间,以及对应过程中平均充/放电能量转化效率,通过公式
计算动力电池组净能量变化,公式中NEC为动力电池组净能量变化,t0为运行起始时间,t1为运行终止时间,Vt为动力电池组瞬态电压,Ichar为动力电池组瞬态充电电流,Idis为动力电池组瞬态放电电流,ηch0为对应过程中动力电池组平均充电能量转化效率,ηdis0为对应过程中动力电池组平均放电能量转化效率,由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的瞬时充/放电电流可知,运行过程中的平均充/放电电流分别为Ich0和Idis0,通过公式ηdisch=0.99722-0.04137×I+0.00344×I2或ηcharge=0.99121-0.04221×I+0.0082×I2计算放电或充电能量转化效率,其中ηdisch为放电能量转化效率,ηcharge是充电能量转化效率,I为电流,单位是倍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油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为:
当NEC占总能耗百分比大于1%,若NEC>0,此NEC对应的当量里程为Se,运行过程中的实测里程为S,运行过程中的实测油耗为B,则运行过程中的真实里程Sa1=S-Se,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真实油耗为:Ba=B/ Sa1*100(L/100km);若NEC<0,此NEC对应的当量里程为Se,运行过程中的实测里程为S,运行过程中的实测油耗为B,则运行过程中的真实里程Sa2=S+Se,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真实油耗为:Ba=B/ Sa2*100(L/100km),通过如下公式计算NEC对应的当量里程:
当NEC>0时,;
当NEC<0时,,
公式中Se为当量里程,NEC为动力电池组的净能量变化,ηc为底盘测功装置平均传动效率,ηm为电机及其控制器平均工作效率,ηdisch为动力电池组平均放电能量转化效率,ηch为动力电池组平均充电能量转化效率,F驱动力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驱动力;
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驱动力F驱动力通过公式
计算,公式中W驱动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驱动能量,S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实测里程,且W驱动通过公式
计算,公式中V为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NEC为动力电池组净能量变化,单位为千瓦时(kWh);t为测试循环时间,单位为秒(s);k1为单位换算系数,k1=(3.6)-1,单位为(km/h)/(m/s);k2为单位换算系数,k2=(3.6*106)-1,单位为kWh/J; m为整车惯性质量,单位为千克(kg);A、B、C为滑行阻力系数,对应单位分别为N、N/(km/h)、N/(km/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1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拉机离合器主传动轴组合件
- 下一篇:扭矩限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