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的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9914.7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学;刘赵卫;赵敏;刘彩玲;王受田;杨超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9 | 分类号: | B22D11/059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结晶器 铜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连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耐磨的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为延长结晶器窄面铜板的寿命,改善铸坯角部缓冷和角部裂纹,提高连铸机铸坯质量,多种结晶器技术已应用。但是目前窄面铜板角部在浇钢几千吨左右后就出现明显磨损,严重的时候铜板下部角部的镀层完全磨去且露出铜,铜板下部中间区域镀层完好。角部磨损的铜板如果继续使用轻则铸坯角部裂纹、铸坯渗铜、角部磨损加速,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窄面漏钢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在结晶器中采用了铜板表面镀层技术、多锥度铜板技术、改变窄面铜板水缝等技术,但还是无法解决铜板下部角部的磨损严重、铜板寿命低的问题。在改善铸坯角部缓冷、减少角部裂纹方面也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耐磨的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构,在窄面铜板下部两侧安装耐磨垫块,具有提高窄面铜板边角部硬度、减少窄面铜板的磨损、延长窄面铜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量;改善铸坯角部缓冷和角部裂纹,提高铸坯质量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的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构,其特征为:在窄面铜板下部的两侧安装耐磨垫块,窄面铜板和耐磨垫块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耐磨垫块和调整垫片通过键定位,并用螺栓固定在窄面铜板下部两侧。
所述的耐磨垫块高度为50~250mm,宽度为15~30mm。
所述的耐磨垫块采用包括耐磨钢在内的硬度HB>280的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发明在窄面铜板下方角部安装耐磨垫块,提高了铜板的耐磨性,延长窄面铜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量;改善铸坯角部缓冷和角部裂纹,提高连铸坯质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B-B剖视图。
图中,1、窄面铜板;2、耐磨垫块;3、螺栓;4、调整垫片;5、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耐磨的结晶器窄面铜板结构,其特征为:在窄面铜板1下部的两侧安装耐磨垫块2,窄面铜板1和耐磨垫块2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4,耐磨垫块2和调整垫片4通过键5定位,并用螺栓3固定在窄面铜板1下部两侧。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耐磨垫块2高度为50~250mm,宽度为15~30mm。耐磨垫块2采用包括耐磨钢在内的硬度HB>280的钢。安装好后必须通过调整垫片4将耐磨垫块2调整到等于或者低于窄面铜板工作面0.05~0.1mm。浇钢过程中,由于铸坯角部属于二维冷却,角部冷却强度大、凝固的坯壳强度较高,由于结晶器锥度的原因,在拉坯的过程中,铸坯和铜板紧密接触,铸坯角部和铜板的摩擦力较大,所以窄面铜板角部磨损较大。安装耐磨垫块后,角部为耐磨垫块和铸坯之间的摩擦,因而窄面铜板的耐磨性改善,保证了铸坯窄面传热的均匀性;同时铜板下部角部实现缓冷,角部冷却改善,提高了铸坯质量。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