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9904.3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新妻翔;堀內敬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A01K89/033 | 分类号: | A01K89/03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绕线轮 卷筒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装置,特别涉及用于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上并能够卷绕钓线的卷筒进行制动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将卷筒电气制动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在卷筒与绕线轮主体之间设置由磁铁和线圈构成的发电机构,将其电气地控制来调整抛掷中途的制动力。
以往的卷筒制动装置具备设在卷筒上的磁铁、设在绕线轮主体上的线圈、检测作用在钓线上的张力的张力检测机构、和根据检测张力决定制动开始时期、控制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的控制机构。在以往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中,检测从抛掷开始起的张力的变化,当张力成为规定值以下时开始控制。具体而言,将开关元件以数字进行开关控制,控制制动力,以使制动力成为用逐渐变小的数字值的占空比表示的目标制动力。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59847号公报
上述以往的卷筒制动装置将占空比看作制动力。因此,如果因磁铁及线圈的尺寸及它们的安装位置的离差而线圈的电动势离散,则即使用设定为目标制动力的占空比控制,电流值也不同,有可能制动力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即使在线圈的电动势中发生离差、也能够对卷筒施加稳定的制动力。
有关本发明第1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是将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上、能够卷绕钓线的卷筒电气地制动的装置。卷筒制动装置具备卷筒制动部、张力检测部、和卷筒控制部。卷筒制动部具有连动于卷筒而旋转的磁铁、和对置于磁铁配置、产生对应于磁铁的旋转的电流的线圈。张力检测部检测作用在钓线上的张力。卷筒控制部根据张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张力模拟控制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控制卷筒制动部。
在该卷筒制动装置中,根据检测出的张力模拟控制卷筒制动部的线圈的输出电流值。这里,由于不是占空比、而将与实际的制动力成比例的电流值模拟控制,所以即使发生磁铁及线圈的尺寸以及安装位置的离差、在线圈的电动势中发生离差,也能够对卷筒施加稳定的制动力。
有关本发明第2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在第1方面所述的装置中,还具备检测卷筒的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检测部;张力检测部具有基于由旋转速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旋转速度的变化率检测使卷筒旋转的转矩的转矩检测机构,根据计算出的转矩检测张力。在此情况下,由于能够根据旋转速度的变化检测张力,所以能够通过一个检测部进行旋转速度和张力的两者的检测。
有关本发明第3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在第2方面所述的装置中,卷筒控制部具有目标制动力输出部、电流检测部、差数据输出部、和电流控制部。目标制动力输出部根据旋转速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旋转速度、和由张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张力计算希望的目标制动力,输出对应于目标制动力的模拟的目标电压。电流检测部检测从线圈输出的电流,变换为模拟的检测电压。差数据输出部输出对应于目标电压与检测出的检测电压的电位差的差数据。电流控制部通过输出的差数据控制从线圈输出的电流,以使从线圈输出的电压成为目标电压。
在此情况下,根据模拟的目标电压与从线圈输出的模拟的电压的差数据进行电流控制,以使从线圈输出的电压成为目标电压。通过这样根据电压的差数据进行电流控制,能够使制动力稳定。
有关本发明第4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在第3方面所述的装置中,目标制动力输出部还具有:张力设定部,设定对应于从卷筒的旋转开始起的时间而变化的参照张力;第1制动力设定部,制定第1制动力;第2制动力设定部,设定以第1制动力为基准使制动力增加的第2制动力。目标制动力输出部在制动开始时,将第1制动力设为目标制动力,然后,当由张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张力成为参照张力以下时,则将第2制动力设为目标制动力,输出目标电压。
在此情况下,如果检测张力超过参照张力,则用较弱的第1制动力制动,如果检测张力成为参照张力以下,则用以第1制动力为基准使制动力增加的较强的第2制动力将卷筒制动。因而,根据钓鱼的条件自动地控制制动力的强弱。因此,即使钓鱼的条件某种程度变化,也不需要重新进行制动力的强弱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模拟控制控制输出电流以成为正确的目标制动力。因此,即使发生磁铁及线圈的尺寸以及安装位置的离差、在线圈的电动势中发生离差,也能够对卷筒施加稳定的制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绕线轮主体内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第1侧盖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