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移动机器人及其行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9763.5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5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 代理人: | 姚垚,项荣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机器人 及其 行走 方法 | ||
1.一种自移动机器人,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控制装置,机体(1)上设有彼此连接的功能处理模块(11)和移动模块(12),所述的移动模块(12)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带动功能处理模块(11)在作业空间内进行移动式处理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处理模块(11)的内部设有开孔(111,111’),所述的移动模块(12)可旋转的嵌设在所述开孔(111,111’)内,通过连接机构使得移动模块(12)相对功能处理模块(11)自由旋转;所述的移动模块(12)上设有行走机构(121)及真空泵,所述行走机构带动移动模块(12)行走或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为插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模块(12)边缘的第一插接端(123)和设置在所述功能处理模块(11)边缘的第二插接端(113),所述第一插接和所述第二插接端相互插接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接端(123)和第二插接端(113)分别包括上、下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端(123)的下插接头末端垂直于插接方向设有止挡部(125),所述第二插接端(113)的上插接头对应设有止挡槽(115),所述的止挡部(125)嵌设在止挡槽(115)中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插接端(113)的上插接头中部,设有滚珠(13),所述滚珠(13)的上、下端面突出于第二插接端(113)的上插接头的上、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插接端(123)的上插接头的下表面、下插接头的上表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移动模块(12)的外缘和所述功能处理模块的开孔(111’)内缘之间的滚轴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轴机构包含内圈(142)、外圈(141)以及内外圈之间的滚子(143),所述内圈(142)设置在移动模块(12)的外缘,所述外圈(141)设置在所述功能处理模块的开孔(111’)内缘。
7.如权利要求2或5任一项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121)为设置在机体(1)上的驱动轮和与其对应设置的履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处理模块(11)为玻璃表面清洁模块(11’)或扫地模块或空气净化模块或加湿模块。
9.如权利要求2或5任一项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模块(12)上设有吸附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吸盘(116)、导气管(117)和真空泵(118),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的真空泵(118)通过导气管(117)与吸盘(116)相连通,并将所述吸盘(116)抽空形成负压,使自移动机器人吸附在待作业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11,111’)呈圆形开孔,所述功能处理模块(11)的外周呈方形。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的行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自移动机器人的功能处理模块在移动模块的带动下运动,在作业空间内行走;
步骤2:自移动机器人检测到运动前方出现障碍物,所述移动模块相对于所述功能处理模块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后,继续行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移动机器人的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一定角度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7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