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柴油机主机挠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76431.1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江波;周伟堂;徐宏勋;董康忠;孙文哲;魏涛;温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M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5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主机 挠度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检测设备及方法,尤其是一种检测船用柴油机主机挠度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船用柴油机是船舶的心脏,它对船舶航行和安全至关重要。船用柴油机的安装质量一直是船机工程师关注的关键点,如果船舶柴油机安装不当,就会给船舶航行留下安全隐患。
市场上的激光挠度仪,它利用图像传感器直接接收光信号完成挠度测量,但现有的投影式测量系统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测量范围较小,一般用作光接收器件的PSD光接收芯片长度只有几个厘米,为扩大其测量范围而进行结构改进的代价相当昂贵,所以该方法的费用较高,虽然能满足现场工程需要,但其单价高达几十万,而且使用频率又很低。因此,开发一套适合造船企业使用的,精度合适、低成本的挠度测试装置成为降低造船成本,保障造船进度与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主机挠度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适用于造船企业使用,其检测精度合适、检测装置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用柴油机主机挠 度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在柴油机主机机座两端的固定拉线架、等高块、钢丝绳及测量器,所述的固定拉线架上设有拉力器,所述的固定拉线架上设有拉力调节器,所述的钢丝绳一端通过拉力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整钢丝绳拉力至规定值的拉力调节器连接。检测时,首先将固定拉线架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柴油机主机机座两端的位置上;其次,选择合适直径的钢丝绳,分别与拉力调节器、拉力器连接,并通过拉力调节器调节钢丝绳的拉力值,直到在拉力器上显示的拉力值达到柴油机说明书规定值为止;接着,用等高块校核测量器的初始值;最后,可以开始测试挠度。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器包括测量器机壳,所述测量器机壳上固定有固定刻度,主旋钮与测微螺杆、可动刻度连在一起通过精密螺纹套在固定刻度上。检测时,将测量器放置在测量点位置,测量器的中心线与钢丝绳保持在同一垂面上,微调测量器机壳上的测微螺杆的主旋钮,直到螺旋测微器顶部与钢丝绳接触,开始读数,并记录该测量值。
作为优选,所述等高块有两个,其上、下两侧均为平面,对称设置在柴油机主机基座上并分别位于固定拉线架和的内侧。等高块用来确定钢丝绳离柴油机主机机座两端的起始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拉线架通过螺栓锁紧装置固定在柴油机机座前后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力器与所述固定拉线架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力调节器与所述固定拉线架固接。
将拉力器与拉力调节器和固定拉线架固接后,选择合适直径的钢丝绳,两端分别与固定拉线架固接的拉力调节器和拉力器连接,并通过拉力调 节器调节钢丝绳的拉力值,直到在拉力器上显示的拉力值达到柴油机说明书规定值为止。
一种船用柴油机主机挠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在柴油机主机机座的前后位置安装固定拉线架,通过固定螺栓固紧;
(2)选择合适直径的钢丝绳,分别与拉力调节器、拉力器连接,并通过拉力调节器调节钢丝绳的拉力值,直到在拉力器上显示的拉力值达到规定值为止;
(3)在机座先后位置放置等高块,并测量等高块处测量器的读数;
(4)开始测量柴油主机机座挠度,测量方法为将测量器放置在测量点位置,测量器的中心线与钢丝绳保持在同一垂面上,微调测量器机壳上的主旋钮,直到测量器顶部触点与钢丝绳接触,开始读数,并记录该测量值;
(5)重复(4)的步骤,测量和记录不同位置的测量值(即为挠度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一个市场上常见的测量器、固定在固定拉线架的拉力器和拉力调节器、两个等高块和一根钢丝绳的组合即可测量柴油机主机的挠度值,检测精度准确,同时,成本非常低,适合造船企业大范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测量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