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6340.8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6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许畅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K19/094 | 分类号: | H03K19/094;H03K19/0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电路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序列号为No.10-2011-007778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的半导体电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去除混合在输入信号中的噪声的半导体电路。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子设备中,在电源线或信号线中产生噪声,并且存在由于噪声的影响,安装在电子设备中的半导体电路出现故障的问题。
例如,当由于噪声施加到半导体电路的复位端子导致半导体发生故障时,由于内部电路可能被初始化,在电子设备中可能发生严重问题。
进一步地,当噪声混合在输入到半导体电路的信号中时,由于噪声可能被判断为输入信号,这可能是干扰电子设备正常操作和电子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去除噪声的半导体电路。然而,在传统半导体电路中,当多个噪声不断叠加在输入信号上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难精确的去除相应的噪声。
相关在先技术文献
日本专利公开号1995-095022
发明内容
完成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混合在高电平输入信号中的低电平噪声和混合在低电平输入信号中混合的高电平噪声的半导体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达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电路,包括:延迟单元,用于对输入信号延迟预定时间以输出延迟信号;电压调节单元,用于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平对电压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及组合单元,用于根据使用所述输入信号的电平和从延迟单元输出的信号的电平产生的信号,对电压调节单元的充电和放电操作进行控制。
在此,延迟单元可包括将输入信号的电平反相以输出反相信号的多个反相器。
进一步地,延迟单元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反相器,电压调节单元可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反相器的连接点与地线之间。
第一反相器可包括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平选择性地执行开关操作的第一和第二开关。
此时,第一和第二开关可分别由PMOS和NMOS组成。
此外,第一反相器可包括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开关的第一和第二电流源。
进一步地,电压调节单元可包括根据第一和第二开关的开关操作对电压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电容器。
此外,当输入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第一反相器可断开第一开关并闭合第二开关,电压调节单元可根据第二开关的闭合操作对电压进行放电。
此时,当从电压调节单元放电的电压比预设参考电压低时,第二反相器可输出高电平信号,当从电压调节单元放电的电压不比预设参考电压低时,输出低电平信号。
同时,当输入信号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第一反相器可闭合第一开关并断开第二开关,电压调节单元可根据第一开关的关闭操作对电压进行充电。
在此,当电压调节单元中充电的电压比预设参考电压高时,第二反相器可输出低电平信号,当电压调节单元中充电的电压不比预设参考电压高时,输出高电平信号。
此外,组合单元可包括:第一和第二运算器,通过组合输入信号和从延迟单元输出的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第三和第四开关,根据由第一和第二运算器产生的信号的电平执行开关操作。
此时,第一和第二运算器可分别有或门和与门组成。
同时,延迟单元可包括顺序串联连接的第一反相器至第六反相器,电压调节单元可连接在第三和第四反相器的连接点与地线之间。
第三反相器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开关,根据输入信号电平选择性地执行开关操作;以及第一和第二电流源,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开关。
此外,组合单元可根据由输入第二反相器的信号和从第五反相器输出的信号组合产生的信号,对电压调节单元的充电和放电操作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组合单元可包括:第一和第二运算器,通过组合输入第二反相器的信号和从第五反相器输出的信号执行逻辑运算;第三和第四开关,根据第一和第二运算器产生的信号电平执行开关操作。
在此,第一和第二运算器可分别由与非门和或非门组成。
附图说明
由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当前总发明构思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势将变得明显并更易理解: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半导体电路的结构图;
图2为示出半导体电路去除噪声操作的时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