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无机氧化物粒子的有机硅树脂片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3423.1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敬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3/00;C08K3/36;C09D183/04;C09D7/12;C09J7/02;C09J1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无机 氧化物 粒子 有机 硅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无机氧化物粒子的硅酮树脂片材,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与有机树脂片材相当的柔软性的含有无机氧化物粒子的硅酮树脂片材。
此外,本发明涉及底漆组合物和粘合片材,更详细地说,涉及用于具有由含有羧基的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材的底漆组合物和设置有由该底漆组合物形成的底涂层的粘合片材。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玻璃在可见光区域中透明,同时其具有耐热性、耐候性、耐光性、强度、耐溶剂性、耐水性等各种各样优异的特性,已在住宅、车等的窗户,电视、显示器的表面等各种用途中使用。但是,玻璃一般存在缺乏柔软性的问题。近年来,要求显示器等的小型短小化、薄膜化、轻质化等,要求具有与玻璃相当的强度、稳定性,同时柔软的透明片材。
例如柔性显示器、追随曲面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或者近年正积极进行研究的OLED照明等的柔软、稳定且透明的片材的需求高涨。因此,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那样,进行将玻璃研磨而薄膜化,进行弯曲的尝试,但其膜厚、弯曲的角度等存在大的限制。
因此,作为柔性玻璃,如专利文献2中所示,进行了采用溶胶-凝胶法等,制作薄膜玻璃的尝试。一般地,以作为4官能烷氧基硅烷的Q单元系化合物为主体,但由于一般硬且脆,因此使膜厚变薄来产生柔软性,但膜厚、弯曲的角度、而且强度存在限制。
另一方面,作为柔软的材料,作为有机材料的聚合物片材的柔软性优异,其膜厚的控制也容易,通用性优异,但与玻璃等相比,耐热性、耐候性、耐光性极差,能够使用的条件等存在限制。
其中硅酮树脂的硅-氧键的键能比一般的有机物的碳-碳键高,因此耐热性、耐光性等比有机系聚合物优异。对于硅酮树脂,一般公知由4官能和1官能的烷氧基硅烷衍生的MQ树脂和由3官能和2官能的烷氧基硅烷衍生的DT树脂。MQ树脂一般硬,用于硬涂剂等,但由于分子量低而脆,因此不能得到柔软的片材。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那样,认为作为3官能成分的缩合物的聚硅倍半氧烷能够形成比较柔软的膜,但缩合反应中大量生成笼型结构、梯型结构等的环状化合物,因此分子量为2000左右,难以高分子量化,制作柔软的片材困难。另一方面,DT树脂是包含作为硬成分的3官能的T单元和作为柔软成分的2官能的D单元的材料,为了高分子量化,必须使D单元多。但是,D单元是直线状分子,是橡胶成分,因此柔软,但如果拉伸则在伸长的状态下不回复原样,强度上存在问题。如上所述用硅酮树脂单体单元使片材具有与无机玻璃相当的耐热性和强度,形成具有与有机树脂相当的柔软性的透明柔软片材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方面,目前为止,粘合片材已广泛地用于各种产业领域,具有基材和在其上层叠的粘合剂层。而且,为了提高投锚力,已知使基材和粘合剂层之间存在底涂层。
例如,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通过在乙基氨基粘结剂(乙烯亚胺系粘结剂)中配合水系胶体二氧化硅而得到的底漆组合物以及使由该底漆组合物形成的底涂层存在于基材和粘合剂层之间的粘合片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2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460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482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327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对于粘合片材要求更为优异的投锚力,对于上述的粘合片材,有时投锚力变得不足。特别地,粘合片材在高温高湿气氛下投锚力容易降低,因此要求优异的耐湿性。此外,在粘合片材的制造中,还希望实现底漆组合物的涂布性的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耐热性和强度,并且柔软性优异的硅酮树脂片材。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透明性也优异的硅酮树脂片材。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投锚力和优异的耐湿性的粘合片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涂布性良好,用于形成具有优异的投锚力和优异的耐湿性的粘合片材的底涂层的底漆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