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254.X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维;苏娟卉;许斌裕;庄尧智;陈汉民;廖显宗;叶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边框区与可视区;
边框遮光层,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边框区之上;以及
透明保护层,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及所述边框遮光层之上,并具有空隙,所述空隙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边框遮光层至少有部分重叠,或者与所述边框遮光层的距离在2厘米之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电层,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之上,且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边框遮光层;
绝缘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上;
第二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绝缘层及所述第一导电层之上,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绝缘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经图案化后,形成多个透明电极图案;
色偏调整膜,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可视区之上,用以调整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色偏,或使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图案不可见;
金属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以及
显示模组,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上方,用以显示画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边框遮光层与所述透明基板直接接触,且所述边框遮光层的材料为黑色不透光材料;
所述透明保护层的除了所述空隙部分外的其它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及所述金属线,其中所述空隙的宽度介于20微米至2厘米之间,且所述空隙沿着所述边框区与所述可视区之间的边界环绕一周而形成环绕的凹槽;
所述色偏调整膜为一层膜或由多层膜所组成,所述一层膜的厚度或所述多层膜的每一层的厚度介于8至200纳米之间,且其材料选自由氧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铌及其组合物所组成的群组中,且所述色偏调整膜分别与所述透明基板及所述边框遮光层直接接触;
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色偏调整膜之上且与所述色偏调整膜直接接触;
所述绝缘层的下方与上方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直接接触,且所述绝缘层形成由多个块状结构所排列组成的矩阵结构;
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或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其中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或氧化镓锌;
所述金属线的材料选自由钼、铝、铜、银及其合金所组成的群组中,且所述金属线位于所述色偏调整膜之上并与所述色偏调整膜直接接触;
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及所述金属线形成电容式触控结构;以及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由液晶显示模组、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及高分子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
4.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边框区与可视区;
多个透明电极图案;
边框遮光层,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边框区之上;以及
色偏调整膜,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可视区之上,用以调整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色偏,或使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图案不可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电层,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之上,且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边框遮光层;
绝缘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上;
第二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绝缘层及所述第一导电层之上,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绝缘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经图案化后形成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图案;
金属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透明保护层,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及所述边框遮光层之上;以及
显示模组,配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上方,用以显示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2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细群线线电极在线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球头扁钢上下弯曲矫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