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本自动修复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0593.4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丹;高雪峰;关承恩;邹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 |
地址: | 美国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本 自动 修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本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脚本测试失败时自动进行修复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脚本来进行自动化测试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测试方式。通常,测试对象映射通常总是与自动测试工具中的脚本相关联。当测试者通过对象查找器(object finder)捕获对象时,所选择的对象以及其层次结构(包括其兄弟对象)可以被保存在测试对象映射中。由于脚本的测试周期一般较长,而脚本中的对象在测试期间很可能会改变(例如研发人员改动脚本),这将导致一些对象不再能被识别出来(未命中)。因此,以下情况经常发生:即测试者长时间运行脚本,但发现大多数的脚本运行失败仅仅是由于无法再识别出个别对象。失败的对象识别总是会阻塞所有剩余的步骤。
现有技术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即通过让研发人员在每次改动脚本时告知测试人员;或者在测试失败时通过诸如惠普公司提供的QTP之类的工具手动捕获进行比较,以获知失败的原因;以及手动调试脚本。非常明显,这些解决方法既费时又费力,大大降低了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脚本自动修复的方法,包括:在已运行脚本的一个或多个对象中确定未命中对象;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以及基于所述改变类型,自动修复所述脚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脚本自动修复的装置,包括:对象确定装置,被配置为在已运行脚本的一个或多个对象中确定未命中对象的装置;改变类型确定装置,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的装置;以及脚本修复装置,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改变类型,自动修复所述脚本的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脚本自动修复的方法100的流程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确定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的方法200的流程图;
图3-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基于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自动修复测试脚本的方法300-600的流程图;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测试脚本发生改变的一个具体示例700;
图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脚本自动修复的装置800的总体框图。
图9图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9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装置。
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能使得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就产生出一个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指令装置(instruction means)的制造品(manufacture)。
也可以把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能够提供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