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本自动修复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0593.4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丹;高雪峰;关承恩;邹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 |
地址: | 美国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本 自动 修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脚本自动修复的方法,包括:
在已运行脚本的一个或多个对象中确定未命中对象;
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以及
基于所述改变类型,自动修复所述脚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包括:
确定包括所述未命中对象在内的新的层次结构相比于包括所述未命中对象在内的原始层次结构在高度上是否改变,所述原始层次结构与所述新的层次结构分别为所述未命中对象在所述改变之前和所述改变之后与所述已运行脚本的一个或多个对象构成的层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新的层次结构的高度发生改变,将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标记为层次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新的层次结构的高度未改变,确定所述新的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对象是否改变;
响应于确定所述最低层次的对象发生改变,进一步确定所述最低层次的对象的类是否发生改变;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最低层次的对象的类发生改变,将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标记为类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最低层次的对象的类未改变,将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标记为识别属性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最低层次的对象未改变,从所述最低层次的对象的父对象开始,沿所述新的层次结构向上逐一确定各个对象是否发生改变,以及
响应于确定至少一个对象发生改变,将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标记为层次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有对象均未改变,将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标记为无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改变类型自动修复所述脚本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为无改变,从所述未命中对象的父对象的多个子对象中获取与所述未命中对象具有相同的类和识别属性的多个对象;以及
使所述具有相同的类和识别属性的多个对象执行同一动作,将获得如下结果的对象确定为所述未命中对象,并继续脚本运行:所述结果与所述未命中对象执行所述同一动作所应获得的结果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改变类型自动修复所述脚本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为识别属性改变,获取所述未命中对象的父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子对象;以及
响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对象中仅存在唯一一个与所述未命中对象具有相同的类以及不同的识别属性的对象,如果其它对象未发生改变,则将所述唯一一个对象确定为所述未命中对象,并继续脚本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对象中存在多个与所述未命中对象具有相同的类以及不同的识别属性的对象,依次将所述多个与所述未命中对象具有相同的类以及不同的识别属性的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中的一个属性指定为新的识别属性,直至根据所述新的识别属性识别出一个或多个对象;
其中,响应于唯一识别出一个对象,将其确定为所述未命中对象,并继续脚本运行;
其中,响应于识别出多个对象,使所述识别出的多个对象执行同一动作,将获得如下结果的对象确定为所述未命中对象,并继续脚本运行:所述结果与所述未命中对象执行所述同一动作所应获得的结果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改变类型自动修复所述脚本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未命中对象的改变类型为类改变,获取所述未命中对象的父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子对象;以及
响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对象中仅存在唯一一个与所述未命中对象具有不同的类的对象并且所述类可操作,如果其它对象未发生改变,则将所述唯一一个对象确定为所述未命中对象,并继续脚本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5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