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拼合螺旋扫描方式的光学投影断层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127.1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董迪;秦承虎;杨鑫;郭进;马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拼合 螺旋 扫描 方式 光学 投影 断层 成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投影断层成像(Optical Projection Tomography,OPT)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拼合螺旋扫描方式的光学投影断层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投影断层成像技术是利用光线在小尺寸生物体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利用相机采集多个角度的图像,进行三维成像。目前,OPT分为透射式和激发式,透射式通过光线直接穿过样本,利用样本对光线的吸收特性,获得样本的三维解剖结构像;激发式通过激光照射样本,激发样本上的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发射出波长更长的荧光信号,重建出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在样本上的分布信息,实现分子特异性成像。
光学投影断层成像技术可以实现1-10毫米尺寸生物样本的结构和分子特异性功能成像,具有分辨率高、结构功能一体化、无辐射、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它可以在小尺度对活体生物进行细胞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实现生物体的实时、无创、动态、在体成像。但是光学投影断层成像技术通常是基于圆轨道扫描,其成像视野为立方体,视野有限,特别是针对大尺寸物体扫描时,其要么采用较小的光路放大倍数,使立方体成像视野完全覆盖整个样本,但空间分辨率差;要么采用较大的光路放大倍数,空间分辨率较高,但是成像视野不能完全覆盖样本,仅能进行样本局部精细成像。目前国际上针对大尺寸物体进行扫描时,尚无法同时实现样本全覆盖和高空间分辨率,这个问题被称为“大尺寸物体”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光学投影断层成像圆轨道扫描无法对大尺寸物体精细成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拼合螺旋扫描方式的光学投影断层成像方法,通过对样本进行多个局部螺旋扫描,实现样本的三维成像,提高光学投影断层成像对大尺寸物体的成像视野、精度和速度。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拼合螺旋扫描方式的光学投影断层成像方法,包括:将同一高度、同一角度、不同探测器位置的投影图拼合成一个水平方向能覆盖所有样本的投影图,进而将多个局部螺旋投影数据拼合为一个整体螺旋投影数据;根据拼合后每幅投影图的轴向位置和扫描角度,计算出整个三维重建体的轴向视野;将三维重建体划分为多个轴向待重建断层,将每个轴向待重建断层对应的投影行进行数据重排,获得轴向待重建断层对应的正弦图;以及利用圆轨道滤波反投影方法将正弦图重建为断层图像,然后将各断层图像依次叠加在一起便得到三维重建体。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同一高度、同一角度、不同探测器位置的投影图拼合成一个水平方向能覆盖所有样本的投影图,是利用双线性插值法实现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多个局部螺旋投影数据拼合为一个整体螺旋投影数据的过程中,像素的灰度值按下式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装置结构改良及其散热模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铜带表面的钝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