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铁路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施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55716.7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安树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树亚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E04D13/18;H02N2/18;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铁路 路面 保护 综合 获能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的路面保护设施与设施的利用技术。
背景技术:
公路、铁路是重要的交通命脉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公路、铁路路面,是交通运输畅通和安全的保证。但是,由于公路、铁路的路面常年暴露在光天化日下,受烈日、严寒、风沙、雨、雪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日复一日地对路面造成着潜移默化的损害,有些地区因“冻雨”和大雾天气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也是触目惊心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路面的设施,并有效地利用该设施获取能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在相关的公路、铁路路面上设置有亭子:即在道路顶部设有一个主要由立柱和顶盖构成的“长亭”;在该长亭顶盖的外、内表面上,安装有太阳光伏或光热系统。在特大季风区则采用组装隧道式构筑代替长亭式构筑。
对于铁路而言,路面上另外设有四个子系统(公路亦可参照安设):
1)在轨道中线外侧3.07m处,每隔12.5m,安装一台φ1.5m、高2.2m的垂直轴微型风电机。列车高速行驶时,该风电机能够吸收利用列车周边产生的高速气流能;其中每隔100m,安装一台φ1.5m、高4m的风力机,该风力机下设有与路轨方向垂直的小道轨,使其可快速移出路肩,便于铁道维修。
2)在轨道中线外侧2.05m处,每侧纵向安装有2台声电转换装置,间距0.05m,它可快速移出路肩、高出轨面1.12m、每台长5.02m。
在车厢底面,也安装有该声电转换系统,分左右两组,其长度7.5-8m,随车厢或车棚型号而定。
该声-电转换装置,对轮-轨间产生的冲击摩擦噪音,进行声-电转换。
3)在每个轨枕下安装压电汇流子系统。
4)在路基护坡上安设振动能量获取子系统——沿复线之中线及两侧的护坡表面层,纵向分行安设铁盒——惯性三维多层压电式激扰能量采集子系统。
铁公路也可以按林荫道式布置——无需房盖,直接在路基坡上(公路含中间带),安装相应的光伏阵列,同时采用上述1)、2)、3)、4)子系统,以获取能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覆盖路面的长亭,可以阻断阳光、雨雪对路面的接触和侵蚀,从而有效地消除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延长路面维护周期,节约维修费用;
2、以该保护路面的长亭为平台,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安装多种设备获取能源:如太阳能发电工程的光伏阵列、聚光热发电工程的聚光集热阵列、太阳能热化学能转化的相关系统等。
——与另处独立安装这些设备相比,可节约必须占用的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仅以高速公路为例,2008年底中国有高速公路4.1万km,按平均40m宽计算,则面积约1600km2。
3、对列车(车辆)引起的噪声、对路面的冲击振动、车身周边的高速气流(列车风)等诸能量的利用,既获得了能源,又减轻了污染并可获得显著的综合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长亭式立体形状、构造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长亭式横截面结构和雨、雪水收集管道示意图;
图3-1是本实施例路面获能设施的布置示意图;
图3-2路面设施向阳侧面(N向)示意图;
图3-3是图3-1中之路基表面振动能量转电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3-4是图3-3的俯视图;
图3-5和图3-6是对图3-1中件36(和48)的显示;
图4是安装在顶盖上的三维复合曲面聚光(3D-CPC)——有机朗肯循环(ORC)太阳能热发电装置示意图;
图5铁路路面的组装隧道式覆盖及其获能设施;
图6路两侧的林荫道式能量获取装置的布设。(共有图11份,计4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在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上设置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施。
图1显示本实施例之公、铁路路面上设置的长亭式立体形状、构造
图中,1、路基;2、立柱;3、垂直轴微型风力机;4、桁架与屋面;5、太阳能光电(或光热)系统;6、风力充沛地区亭外的垂直轴微型风力机;7、避雷系统;8、旋转喷水系统;9、雪水、雨水回收设施;10、下悬置光伏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树亚,未经安树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7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