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铁路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施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55716.7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安树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树亚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E04D13/18;H02N2/18;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铁路 路面 保护 综合 获能 设施 | ||
1.公路、铁路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施,有路面、路基护坡、林荫道,其特征在于:在相关的公路、铁路路面之顶部,设有一个主要由立柱(2)和顶盖(4)构成的长亭或组装隧道式构筑;在该长亭或组装隧道式构筑之顶盖 的外、内表面上和向阳侧立柱的上部(特指东西走向的道路),安装有太阳光伏或光热系统或高倍聚光组件(25),弱光性光伏组件(49);三维复合聚光器(37),平面箱形集热器(38);也可以是两种聚光集光集热系统(例如高倍聚光系统串接三维复合聚光集热系统)的叠加式组合来实现太阳能高温热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铁路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施,其特征在于:路面上另外设有四个子系统:
1)在轨道两侧,间隔地设有垂直轴微型风力机(26);该风力机下设有与路轨方向垂直的小道轨(27);
2)在轨道两侧纵向安装有2台移动框式声电转换装置;包括:绝缘板(54),上边框(55),复合材料(56),托轮(57)、拉手(59),手柄(60),侧框(61),下框(62),小道轨(63),闸板弹簧、绳轮(64),汇流电缆(65),夹紧扣钩(66),摆动件纽簧钢绳组(67).
在车厢底面,也安装有该声电转换系统指在不变动车厢、车棚下部任何另一部件的前提下在车厢下表面(除大梁相应位置之外)或在下部设备的流线型外罩表面,牢固贴装相同曲面的绝缘板54,在该板上安装压电复合材料与其压电等效开关电路56,且每厢有一汇流储电设施。
该移动框式声电转换装置结构上分为框体和移动组件两部分——其中框体由上边框55、(两)侧框61和下框62四件焊接而成,上下框间上下对称地各焊有10片方100mm的不锈钢片,共用40个M10*20的螺栓和80只螺母固定了10块PVC板54,该板上固定有声——电转换材料和相应的等效压电控制开关电路56(含二级管输出电路),经汇流电缆65输至系统汇流电路。
其移动组件部分,包括两个滚轮组件58,组件中的上部平板均以框体纵向中轴线(1/2GM线段的垂直线)为准对称的(1/2HJ线段)与下框的两边焊为一体;滚轮组放置在小导轨63上,拉杆(∏形管件)59牢固的焊在滚轮组件的上部平板上;弹性托轮组件57共两组,对称的焊接在距纵向中轴线1850mm处的下框62的两边上。
其制动抱闸部分已如前述。
3)在每个轨枕下安装压电汇流子系统;轨枕下安装压电材料和汇流件(34),其下面是道床上垫板(42)——在高速和重载铁路上压电材料34直接安装在轨道与其垫板之间,而在普通铁路上,则34安装在轨枕与新增设道床上垫板42之间,且每组(一轨枕下一组)压电材料的输出端必须串接有二极管输出电路,以杜绝异步压电时互为负载。
4)在路基护坡上层安设振动能量获取子系统:压电晶体(29),惯性正方体(30),强力弹簧(31), 定位匀压板(20),¢8钢珠(32),方筒护套(24),盒体(33),均力板(68),盒盖(69),汇流输出区与输出缆线(70)。
此“惯性三维多层压电式激扰能-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安装均在申请书的——“3)列车轮对对轨道的激扰能量的采集利用”一条中已做了详尽的叙述,并见图3-3和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铁路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施,其特征在于,
所述1)在轨道两侧,间隔地设有垂直轴微型风力机(26),其位置是:在轨道中线外侧3.07m处,每隔12.5m,安装一台φ1.5m、高2.2m的垂直轴微型风电机,其中,每隔100m,安装的是一台φ1.5m、高4m的风力机;该风力机下设有与路轨方向垂直、便于铁道维修的小道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铁路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2)在轨道两侧,每侧纵向安装有2台移动框式声电转换装置,其位置是:在轨道中线外侧2.05m处,高出轨面1.12m、长5.02m;
所述在车厢底面,也安装有该声电转换系统,计分左右两组,长度各为7.5-8m,根据车厢类型而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铁路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4)沿途在路基护坡和复线中轴线的表面层合理布设有铁盒(33),盒内封装“惯性三维多层压电式激扰能-电子系统”,以获取列车通过时对路基的激扰能量,且在每组压电汇流电路的输出端均安装二极管输出电路,以杜绝异步压电时各组压电材料互为负载的情况发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铁路的路面保护与综合获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路面两侧有按林荫道布置方式安装的获能系统,即铁道用双侧布置法,公路用两侧和中间带的三纵行布置法,安装下述设备:“惯性路基三维多层压电式激扰能——电子系统”(28),列车轮轨噪声——电子系统(36),光伏系统(43),车厢地板下表面安装的声——电子系统(48)——具体是:绝缘板(54),压电复合材料和等效压电开关电路(56),垂直轴微型风力机(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树亚,未经安树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7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