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桑叶酚酸提取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5122.6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沈维治;邹宇晓;廖森泰;刘凡;肖更生;施英;穆利霞;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29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马赟斋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活性 桑叶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抑菌活性的桑叶酚酸提取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而得:
(1) 提取:取干燥桑叶粉和50~70%酸性乙醇溶液按1:10~1:20混合,超声处理0.5~1 min,然后45 ℃恒温浸提4~6小时后分离提取液,重复以上操作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40~50℃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得桑叶酚酸粗提液;
(2) 吸附:调节桑叶酚酸粗提液pH值为 2.0~4.0,浓度为3.0~5.0 mg/mL,进行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
(3) 洗脱:在吸附平衡后,以pH为2.0~4.0的50~70%酸性乙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4) 浓缩:浓缩洗脱液,即得桑叶酚酸提取物浸膏。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抑菌活性的桑叶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提取:取干燥桑叶粉和50~70%酸性乙醇溶液按1:10~1:20混合,超声处理0.5~1 min,然后45 ℃恒温浸提4~6小时后分离提取液,重复以上操作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40~50℃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得桑叶酚酸粗提液;
(2) 吸附:调节桑叶酚酸粗提液pH值为 2.0~4.0,浓度为3.0~5.0 mg/mL,进行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
(3) 洗脱:在吸附平衡后,以pH为2.0~4.0的50~70%酸性乙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
(4) 浓缩:浓缩洗脱液,即得桑叶酚酸提取物浸膏。
3.根据权利要求2具抑菌活性的桑叶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大孔吸附树脂柱中的桑叶酚酸粗提液的体积为5.0~7.0柱体积,吸附流速为3.5~5.5 柱体积/h。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具抑菌活性的桑叶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洗脱速率为2.0~3.0柱体积/h,洗脱液的体积为3.0~4.0柱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具抑菌活性的桑叶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洗脱液在40~50℃下减压浓缩。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具抑菌活性的桑叶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桑叶酚酸提取物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2~1.3g/cm3。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具抑菌活性的桑叶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50~70%酸性乙醇溶液的pH为2.0~4.0。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酚酸提取物在植物饮料中的应用。
9.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酚酸提取物的植物饮料混合浸膏,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
桑叶酚酸浸膏50%~70%,菊花浸膏10%~30%,金银花浸膏5%~15%,甘草浸膏5%~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饮料混合浸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菊花浸膏、金银花浸膏和甘草浸膏均采用所述桑叶酚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1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陶瓷花纸的制作工艺及方法
- 下一篇:备忘写字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