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铸石溜槽及其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7002.1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江;朱承斌;李芳;张国芳;李佳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东铸石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B28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635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铸石 溜槽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铸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铸石溜槽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冶金行业、炼铁行业,普遍采用普通铸石板搭构成的排渣沟、冲渣沟、铁皮沟,在耐磨部位仍然采用普通铸石板,用水泥砂浆、胶泥等材料进行粘结安砌。
由于板与板之间连接不平滑,物料冲击时容易造成铸石板脱落,导致渣沟阻塞,影响使用,维修量大,使用寿命短,造成资源浪费。
另外,普通铸石板的安装成本高,安装周期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如何避免板与板之间连接不平滑,容易脱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铸石溜槽及其制造工艺,以避免板与板之间连接不平滑,容易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铸石溜槽,包括:金属基,所述金属基形成有容纳空腔;设置在金属基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腔内的增强材料骨架;在熔融状态下浇注于所述容纳空腔内的铸石层。
优选的,在上述复合铸石溜槽中,所述金属基为U型结构,且所述金属基的容纳空腔为U型空腔。
优选的,在上述复合铸石溜槽中,所述金属基的顶部两端具有提手。
优选的,在上述复合铸石溜槽中,所述金属基为黑色金属基。
优选的,在上述复合铸石溜槽中,所述增强材料骨架为网状结构。
一种复合铸石溜槽制造工艺,包括步骤:
1)铸造具有容纳空腔的金属基,并在金属基的容纳空腔内布置增强材料骨架;
2)将熔融状态的铸石岩浆浇注于固态状态的金属基的容纳空腔内,并形成铸石层。
优选的,在上述复合铸石溜槽制造工艺中,所述金属基为U型结构,且所述金属基的容纳空腔为U型空腔。
优选的,在上述复合铸石溜槽制造工艺中,在步骤1)之后还包括步骤:在所述金属基的顶部两端焊接提手。
优选的,在上述复合铸石溜槽制造工艺中,所述金属基为黑色金属基。
优选的,在上述复合铸石溜槽制造工艺中,所述增强材料骨架为网状结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铸石溜槽,以金属为基体,并设计了增强材料骨架,科学合理将铸石岩浆与金属基有机复合在一起,形成高耐磨难熔金属基的复合铸石溜槽。有效提高产品的耐磨性能和抗冲击能力,解决了现有铸石板材分块安装,采用水泥砂浆粘合产生的铸石板材间不平滑、冲击时铸石板材易脱落、堵塞渣沟、维修量大等技术难题,降低施工成本和工程总造价,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节约并减少维护费用和施工环节的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铸石溜槽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铸石溜槽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铸石溜槽及其制造工艺,为避免板与板之间连接不平滑,容易脱落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铸石溜槽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铸石溜槽的左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铸石溜槽包括金属基3、增强材料骨架1和铸石层2。
其中,金属基3形成有容纳空腔,金属基3为复合铸石溜槽的最外层结构,其应该根据排渣沟、冲渣沟和铁皮沟的形状设计成相应的结构,其容纳空腔的形状也应与金属基3的外形形状相适应。
增强材料骨架1设置在金属基3上,且位于容纳空腔内,增强材料骨架1能够起到提高复合铸石溜槽强度的目的,而且通过设置增强材料骨架1使得铸石层2能够与金属基3更好的复合。
铸石层2在熔融状态下浇注于容纳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东铸石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川东铸石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7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废PVC生产PVC片材的挤压机
- 下一篇:一种护盖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