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酒贮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5486.6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卢中明;刘小刚;吴晓燕;陈永利;张炼;沈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H1/22 | 分类号: | C12H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贮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原酒贮存方法。
背景技术
刚蒸馏出的白酒,表现为辛辣、燥辣、刺激性强、香味不协调等新酒风格,口感质量不佳,通常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贮存,才可制作成成品酒。在贮存过程中,酒体中各组分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分子间发生缔合作用,以及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使得酒体中辛辣成分逐渐减少,酒体变得越加柔和、香味协调、风格平衡,表现出陈酿香味。通常,优质白酒都需要经过贮存过程。
现有原酒贮存方法,主要采用两种容器,即陶坛和不锈钢罐,贮存场所有室内、地窖等,贮存要求温度恒定、湿度恒定的环境,以利于酒体中分子间的物理化学作用。贮存时间长短不一,少则1~3个月,多者数年,甚至几十年。存在不足是,酒体贮存过程中主要是酒体内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陈酿香味形成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酒贮存方法,该方法能够加速原酒陈香味的形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原酒贮存方法:采用容器盛装原酒,密封,放置于窖池底部,向窖池内填满已发酵好的糟醅,密闭窖池贮存。
其中,所述的窖池的窖龄为30年以上。
其中,所述的贮存时间为2年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贮存时间为2~10年。
其中,所述的容器为陶制容器。
其中,贮存温度为20~25℃。
其中,糟醅的含水量为50~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方法贮存的原酒辛辣味很淡,口感柔和,香味浓郁优雅,陈酿香味好。本发明原酒贮存方法加速了酒体的老熟和陈酿香味的形成。以往只能通过延长贮存时间来获得优质的贮存酒,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而本发明方法能缩短贮存时间,在较短的贮存时间下能达到同样的贮存效果,解决了白酒行业一直存在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原酒贮存方法:采用容器盛装原酒,密封,放置于窖池底部,向窖池内填满已发酵好的糟醅,密闭窖池贮存。
其中,所述的窖池的窖龄为30年以上。
其中,所述的贮存时间为2年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贮存时间为2~10年。
其中,所述的容器为陶制容器。
其中,贮存温度为20~25℃。
其中,糟醅的含水量为50~60%。
窖池经过一定年限的连续酿造使用后,窖池内酿酒功能微生物得到不断驯化和富集,窖泥特征也发生变化,具有特殊的理化特征,窖泥的生香能力较强,表现出浓郁的窖香味和陈酿香味。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原酒贮存于窖池内,可以通过原酒与窖池特有的香味成分的交换,丰富酒体中的香味物质成分,促进酒体中香味协调、平衡。3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通常被称为老窖,也就是连续酿造30年以上的窖池,具有更为优良的生香环境,更有利于影响酒体风格的提高,促进酒体香味的协调,因此优选窖龄为30年以上的窖池。
本发明中,将发酵好的糟醅填入窖池继续发酵,此时糟醅中淀粉等营养组分稀少,发酵过程变得非常缓慢,窖池内温度几乎恒定于室温。此过程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缓慢生香的过程,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香味成分更加平衡、协调,通过物质间的交换,以促进贮存原酒中香味的协调。
本发明人经研究还发现,控制糟醅的含水量在50~60%。糟醅中含水量过高,在长期的缓慢发酵中,则容易形成大量黄水,并掉落于窖底,浸泡贮存坛,不利于贮存容器内酒体分子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反而容易导致少量黄水成分渗透至酒体内,导致酒体口感偏酸涩味;若糟醅含水量偏低,则糟醅原有属性改变,其内不利于酿酒功能微生物的缓慢生香作用,糟醅香味变杂、变差,也会影响原酒的香味。有利于糟醅的缓慢发酵,可以促进原酒中香味的协调。
在本发明中,温度是白酒贮存的重要条件。温度太高,一则酒精组分挥发较大,散失严重,二则酒体内各类分子反应较快,香味不稳定,并且味道易杂;温度太低,酒体分子反应速度过慢,贮存时间延长,在这酒体中许多高级脂肪酸酯等成分容易形成沉淀,同样不利于酒体的贮存和成熟过程,影响产品质量。本发明中,采用已发酵好的糟醅作为环境因素,因为已发酵好的糟醅自身温度相对稳定,为20~25℃,并且可长时间保持在此温度条件下,为白酒贮存提供良好的自然恒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4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