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雷达辐射面天线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的传动平稳性优化设计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43090.8 | 申请日: | 2012-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张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Q3/08 | 分类号: | H01Q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雷达 辐射 天线 位置 旋转 馈源 转台 传动 平稳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设计方法涉及一种车载雷达辐射面天线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的传动平稳性优化设计方法,主要用于车载雷达多馈源自动切换定位、分时共用反射面的馈源转台。
二 背景技术
由于多种探测方式车载雷达的不同探测方式下,一般需要分别使用各自独立馈源。为满足车载雷达的机动性,天馈系统采用多馈源分时共用反射面。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可使各馈源在各种工作方式下能自动切换并精确定位,使多馈源分时位于天线反射面焦点处。
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通过槽轮机构实现多位置馈源的间隙旋转,同时利用槽轮机构的空行程,通过凸轮驱动定位销进入定位孔并触发位置传感器,给出馈源位置,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多馈源的自动切换并精确定位。
槽轮机构的拨杆与槽轮相互运动中产生滑动摩擦,凸轮机构的顶杆与凸轮槽之间产生滑动摩擦,这两种摩擦引起结构件较快磨损,影响了结构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并且在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运动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的阻力矩,影响了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运动的平稳性以及可靠性。凸轮机构的顶杆上下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均匀,会产生变化的阻力,对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运动平稳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有一种方法可以降低摩擦,减小结构件磨损,提高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运动的平稳性。
三 发明内容
本设计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摩擦,减小结构件磨损,提高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运动的平稳性的方法。
本设计方法涉及的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包括槽轮机构拨杆衬套、凸轮机构顶杆衬套、凸轮机构顶杆导向槽和凸轮外廓曲线。
如上所述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槽轮机构拨杆安装衬套,利用拨杆拨动槽轮旋转,拨杆衬套在槽中滚动,将滑动摩擦改进为滚动摩擦。
如上所述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凸轮机构顶杆安装衬套,凸轮槽驱动顶杆上下运动,顶杆衬套在凸轮槽中滚动,将滑动摩擦改进为滚动摩擦。
如上所述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凸轮机构顶杆设置导向槽,凸轮顶杆保持直线运动不产生旋转。
如上所述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凸轮外廓曲线采用抛物线,保持顶杆运动速度稳定。
本设计方法的效果在于:在现有的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的槽轮拨杆和凸轮顶杆上增加结构简单的衬套,将滑动摩擦改进为滚动摩擦,有效地降低了阻力矩,减小了结构件磨损。凸轮顶杆设置导向槽避免顶杆旋转运动以及将凸轮展开曲线设计为抛物线,保证顶杆上下运动速度一致,避免了顶杆速度突变。通过以上措施改进了这种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传动平稳性。
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设计方法涉及的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的剖面图。图中序号说明:1-槽轮,2-顶杆,3-顶杆导向,4-拨杆衬套,5-拨盘,6-顶杆衬套,7-凸轮。
图2是本设计方法涉及的车载雷达多位置旋转馈源转台凸轮的外廓展开曲线。
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绘图详细说明依据本设计方法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馈源转台通过拨杆(5)拨动槽轮(1)旋转,拨杆衬套(4)在槽中滚动,凸轮(7)槽驱动顶杆(2)上下运动,顶杆衬套(6)在凸轮(7)槽中滚动,凸轮(7)槽驱动顶杆(2)上下运动,顶杆衬套(6)在凸轮(7)槽中滚动。凸轮(7)外廓曲线为抛物线,具体设计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