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球形面心立方结构钴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1105.7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邓莹;张艳华;陈慧;田亮亮;姜中涛;涂铭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化学 法制 纳米 球形 立方 结构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中金属粉末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球形面心立方结构钴粉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钴粉是用于超硬合金材料(如硬质合金和人造金刚石工具)的关键原料之一,其性能决定了超硬合金材料的粘结性能、强度和韧性,对超硬合金材料的使用性能至关重要。主要用途: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器、机械制造、化学和陶瓷工业。
2000年以来,世界钴粉的消费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10%,到2008年,世界钴消费量达8700t。近几年,硬质合金业发展迅速,金属钴粉需求上升。目前,我国钴粉的年消费量为4000t左右,然而,受到国内钴资源贫乏和钴资源供应国对钴矿石出口限制的影响,国内钴粉的生产能力将长期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根据预测,未来3年中国钴粉的市场消耗量将从2010年的4,020吨增长到2013年的4,330吨;国内钴粉缺口将从2010年的2,400吨增加到2012年的3,130吨左右。因此,钴粉的开发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微纳米钴粉由于其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正受到国内外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钴粉作为硬质合金的粘结剂,其颗粒形貌、粒径及纯度直接影响合金的质量。球形颗粒具有最低的孔隙度和相对滑动摩擦因数,优越的扩展性和延展性,与其他物质混合时,表现出良好的可混性,这对硬质合金的压制成形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数据表明,面心立方结构钴粉能有效降低合金内钴池的产生,其性能明显优于混合结构钴粉。
微纳米球形钴粉的研究开发是材料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为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微纳米钴粉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沉淀法、凝胶法等等,国外多采用化学沉淀加高压氢还原制备。以上方法制得的纳米钴粉其晶体结构多为密排六方与面心立方混合结构,特别是用草酸钴为原料制备的钴粉多为密排六方结构。实践表明,面心立方结构的钴粉应用于硬质合金中的性能明显优于密排六方结构钴粉。
在纳米粉体的制备过程中,由于物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比表面能,使它们易发生团聚,不易在有机介质中分散,与聚合物配伍性能差,直接影响其实际功效。为了降低超细粉体的表面极性,提高它们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能力和亲和力,扩大其应用范围,往往需要对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目前,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有表面覆盖改性、局部化学改性、机械力化学改性、外层膜改性、高能量表面改性和利用沉淀反应进行表面改性等6种。近年来利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超细粉体的研究发展迅速,有许多研究资料综述了机械力化学法在超细功能粉体材料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纳米粉体表面的改性方法,在传统的沉淀法的基础上,与机械力化学法相结合,利用喷雾干燥及气流分散,制备出球形的面心立方结构纳米钴粉。
此方法以草酸H2C2O4·2H2O及钴盐为原料,在高速球磨过程中发生固相化学反应,利用球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力(剪切力、冲击力)可破碎固相反应物,增加反应物的比表面积,并提高反应速率,加速成核的同时降低了晶体长大的速率,制备出纳米态前驱物,经洗涤并喷雾干燥制得分布均匀的球形前驱体粉末,再经高温裂解及气流分散,得到均匀分布的目标产物。
本发明提出的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球形面心立方结构钴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制备:
以草酸H2C2O4·2H2O及钴盐为原料,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H2C2O4→H2C2O4-+H+
H2C2O4-→C2O42-+H+
C0+C2O42-→C2O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1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