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发动机缸盖钻铣结合面加工使用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9682.2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永裕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缸盖 结合 加工 使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紧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缸盖钻铣结合面加工使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发动机缸盖机械加工过程中,缸盖钻铣结合面加工是缸盖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其加工的精度将直接到影响发动机缸盖的产品质量,特别是工装夹具的好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由于发动机缸盖结构非常复杂,其钻铣结合面加工工艺难度很大,其中主要部分是工装问题,一般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采用机床上通用的组合夹具来实现工装夹紧,装夹时是在机床中把缸盖放在两个长条板上,然后用带螺旋弹簧的压板压住缸盖,接着开动机床进行精加工。采用这种装夹方式,这就需要操作工人有非常熟练的技术,而且由于汽车发动机缸盖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操作工人在选用和安装通用的组合夹具时耗时很多,对缸盖加工效率又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而且由于长条板大的基准面造成了定位面平面度过大问题,以至于产生很大的系统偏差,此时加工的缸盖的成品率就有所下降。所以选用一种专用的可以精确装夹的一种发动机缸盖钻铣结合面夹具就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发动机缸盖钻铣结合面加工使用的夹具,以实现缸盖的精确装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发动机缸盖钻铣结合面加工使用的夹具,其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上的用于压紧缸盖的压紧机构以及设在底板上的对缸盖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多个设在底板上的支承块,缸盖安放在该支承块形成的定位平面上。
所述支承块设有三个,其中两个支承块在所述缸盖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分别靠近缸盖的两端部的位置处支撑缸盖,另一支承块在缸盖的相对的另一侧的位置处支撑缸盖。
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设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定位销,其中一个为圆柱销,另一个为菱形销,在所述缸盖的底面的中部位置处选有与该两个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
所述压紧机构与所述支承块相配合压紧所述缸盖,该压紧机构包括三个鹅颈式压板和支撑各鹅颈式压板的支撑柱,该鹅颈式压板分别与支承块配合将缸盖压紧在支承块形成的定位平面上,鹅颈式压板并通过设在支撑柱上的锁紧螺母锁紧,支撑柱上套有圆柱螺旋弹簧,该圆柱螺旋弹簧一端抵在鹅颈式压板上,另一端抵在底板上。
在所述鹅颈式压板的压紧面上设有压板垫。
在所述底板上设有对所述鹅颈式压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的可调支承钉。
在所述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圆孔,孔中安装有定位衬套。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夹具以支承块代替长条板,使得缸盖在装夹中的接触表面大大减小,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传统工装由于定位面过大而产生过大平面度的问题,为缸盖钻铣结合面加工工序中减少不必要的系统误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缸盖的精确装夹,而且本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缸盖效率高,加工该产品的员工更是无需培训即可上岗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定位衬套;2、底板;3、圆柱销;4、支承块;5、菱形销;6、鹅颈式压板;7、可调支承钉;8、六角扁螺母;9、圆柱螺旋弹簧;10、平垫圈;11、锥面垫圈;12、锁紧螺母;13、支撑柱;14、压板垫;15、螺钉;16、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供发动机缸盖钻铣结合面加工使用的夹具,其包括底板2、设在底板2上的用于压紧缸盖16的压紧机构以及设在底板2上的对缸盖16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多个设在底板2上特定位置的支承块4,缸盖16安放在该支承块4形成的定位平面上,支承块4的上表面要同平面打磨,以保证其形成定位面的平面度符合缸盖16加工位置调整的技术要求。底板2的大小与缸盖16大小尺寸相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夹具以支承块4代替长条板,使得缸盖16在装夹中的接触表面大大减小,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传统工装由于定位面过大而产生过大平面度的问题,为缸盖16钻铣结合面加工工序中减少不必要的系统误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缸盖16的精确装夹,而且本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加工该产品的员工更是无需培训即可上岗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永裕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永裕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热镀锌带吹排渣结构的炉鼻
- 下一篇:多股铜线并排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