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微波的制茶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37293.6 | 申请日: | 2012-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淮南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微波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利用光微波加工茶叶的工艺。
背景技术
制茶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传统的加热方式将热源从茶叶外表向内部传热进行加热,存在内外温度差和湿、热传递方向相反的问题。利用微波对茶叶杀青及干燥,微波照到茶叶上时,茶叶内部的极性分子受微波周期性变化的影响,随微波进行周期性活动,使茶叶内部分子高速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量迅速提高物料的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升温的效果。微波是内部加热,含水量高的部位升温较快。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由内层向外层的迁移速度快,干燥速度快。由于微波电磁场在杀青、干燥过程中具有的非热效应,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而且制得的茶叶有效成分基本不损失,整个加工过程无需高温热介质。但是单独应用的微波的工艺由于杀青时间过短、杀青叶外表温度较低会对茶叶香气产生不利影响。
在茶叶制作过程中鲜叶不宜现采现制,因为鲜叶中含有较多的低沸点醛、醇类化合物,有很重的青草气。鲜叶都要经过摊放或晒青过程,低沸点香气成分挥发、氧化或转化成高沸点香气成分,高沸点香气成分含量增加使茶叶具有强而持久的香气。在茶叶制作过程中引入光波,鲜叶可以现采现制,利用的光化学反应使低沸点香气成分快速转化为高沸点香气成分,减少茶叶青草气,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且采用光微波组合的技术,能提高茶叶外表温度,较好克服单独应用微波杀青技术的不足,提高茶叶的品质。
微生物的存在对茶叶制作工艺存在不良影响。微生物广泛存在,种类繁多,繁殖迅速,容易造成茶叶的品质变化,传统工艺对灭菌的处理方式为加热、干燥,这样的方式杀菌效果不佳,微生物在高温下会休眠,等温度下降后又会重新苏醒繁殖,不能从根本上对微生物进行灭杀。微波杀菌是微波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微生物的热效应是使蛋白质变性,导致微生物死亡。微波对微生物的生物效应是微波电场改变了细胞膜断面的电径分布,影响了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的浓度,从而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能,使微生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亡。此外足够强的微波电场可以导致微生物的DNA、RNA中的氢键松弛、断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突变。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采用光微波组合的技术,能迅速杀灭茶叶中的微生物,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化利用光微波的制茶工艺,以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微波的制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工序一:光波晒青;将茶鲜叶放入光波设备,打开光源,光波波长范围为250-800 nm,功率为400 W -3000 W,光照时间为1-10 min;
工序二:光微波杀青、干燥及杀菌;在上述的光波设备中,打开光源及微波源,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 MHz,功率为200-2000 W,光波波长范围为250-800 nm,功率为400 W -3000 W,炒制时间为1-20 min;在过程中茶叶不断翻动,使茶叶受热均匀;往光波设备的光微波室中通入80-100℃热风,让热风快速带走水蒸气;
工序三:光波提香;光波波长范围为1.5-15μm,功率为200-4000 W,光照时间为0-3 min;
工序四:冷冻;将工序三中获得的热茶叶从光波设备的光微波室中取出后,快速移入冷冻室,冷冻室温度-7℃— -20℃;
工序五:茶叶筛选,检验,真空包装。
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微波的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茶鲜叶可以是现采的,也可以是经过摊凉的。
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微波的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工序二中茶叶不断翻动。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为:
茶叶光波晒青及提香:利用人工光照达到晒青及提香的目的,利用的光化学反应使低沸点香气成分快速转化为高沸点香气成分,减少茶叶青草气,使茶叶具有强而持久的香气。
茶叶光微波杀青:采用先进的光微波技术取代传统的热传导加热方式,通过快速杀青、快速脱水,克服了热传导杀青难以快速钝化鲜叶中酶活性的缺点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基本不损失,而且色、香、味均好于传统的制茶工艺。
茶叶光微波干燥:茶叶表面和内部同时升温,使茶叶升温快,水分溢出迅速,同时有利于茶叶内结构水的蒸发,且茶叶内外一起干, 不会产生“外干内湿”的现象,可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的营养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淮南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淮南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面条
- 下一篇:一种小儿用消食健脾的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