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降粘酶系的菌种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4738.5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靳艳玲;方扬;黄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00;C12P7/06;C12R1/8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降粘酶系 菌种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降粘酶系菌株,其特征在于,其分类命名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Biourge),保藏于荷兰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BS13181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粘酶系菌株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Biourge)用于发酵产生降粘酶并应用于块茎类燃料乙醇发酵降粘预处理中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块茎类优选是鲜甘薯。
4.一种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Biourge)产降粘酶的降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打浆:甘薯块茎原料洗净、打浆;
(2).液化:按照90~150KNU/kg淀粉在甘薯浆中添加α-淀粉酶,80~90℃液化至碘反应为红棕色,冷却至室温后按所需的料水比添加自来水;
(3).高温处理:液化后将甘薯浆在115℃高温下作用20min;
(4).预处理:温度降低至30~50℃时,每公斤甘薯浆中添加40mL降粘酶,50℃作用2h;
其中,降粘酶即由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Biourge)发酵后经过离心,上清液再经过0.22μm过滤器过滤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Biourge)发酵的发酵培养基为(g/L):玉米芯 20,KH2PO42.0,NH4NO34.5,MgSO40.15,CaCl20.3,FeSO4.7H2O0.0005,ZnSO4.7H2O 0.0014,MnSO4.H2O 0.0016,COCl2.6H2O0.0016,Tween 803.3,pH 6.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Biourge)发酵的发酵条件为30℃,130rpm,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7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