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叶龙井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30754.7 | 申请日: | 2012-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中;严芳;何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井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白叶龙井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背景
茶叶的利用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是我国人民生活必需品之一。素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产品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即对产品要求具有饮用价值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龙井茶属于绿茶的精品品种,在国内名优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色、香、味、形四绝著称。白叶茶则是茶园中白化变异单株经人工选育而成。目前白化茶叶以氨基酸含量高,芽叶乳白或乳黄博得市场认可。基于此,为保持白叶茶叶乳白或乳黄色泽,尽量保持较高的氨基酸,具有完整成朵的外形,同时具有龙井茶的秀美外形,致力于一种新的加工工艺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融合白叶茶的优异品质与龙井茶的秀美外形,运用现有加工设备,提供一种色、香、味、形俱佳的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白叶龙井茶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摊放
鲜叶进厂后,均匀薄摊于竹制方匾上,厚度在2-3cm,时间控制在3-5h以内,以降低叶温,适度减少鲜叶含水量,鲜叶呈萎蔫状且花香显露为宜,采用提香机进行摊放,温度控制在20~28℃,间歇性排湿;
2)杀青
采用40型滚筒杀青机,锅温在200℃,抑制酶促氧化,杀青后含水量控制在55%-60%之间,青气消失清香显露,下机后不经过摊凉直接理条;
3)理条
采用扁茶机理条,温度为150~165℃,投叶量为30~50g,全程150~200s,逐渐加压,初步形成扁直外形,含水量控制在40%-45%之间,下机后摊凉回潮1-2h;
4)做形
采用扁茶机,继续干燥做形,锅温控制在150~165℃左右,投叶量为40~60g理条叶,全程200~300s,轻压25~35s后加压145~155s,增加扁度,后轻压50~70s,含水量控制在10%-15%之间;
5)脱毫
滚筒辉锅机,脱毫,兼磨光;
6)提香
采用提香机,80-90℃直至干燥,时间2-3h,其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下机摊凉;
7)拣剔割末
风选剔除黄片,割除粉末,拣出杂质后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产品的外形达到了龙井茶传统形美的要求,形成了金黄明亮的干茶色泽,保持了白叶茶要求的芽叶完整性;同时其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色泽、完整度都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加工产品。
本发明多种设备参与白叶龙井茶的加工,特别是杀青与理条的结合,提高了工效,并稳定了品质,不加温脱毫也是本工艺的创新,使得茶叶脱毫的同时磨光,形状更符合龙井茶的外形要求。且两道工序在温湿度方面可控,比传统工艺提高工效,稳定品质。
从产品的感官评价方面看,本工艺加工的产品具有龙井茶扁平光滑的外形,完整成朵的叶底特征,具有白叶茶色泽黄亮,香气高纯,汤色明亮,滋味甘醇的品质特征。即同时具备白叶茶的内质与龙井茶的外形。
从产品理化指标看,本工艺加工的白叶龙井茶,茶多酚、咖啡碱与传统龙井茶接近,氨基酸高于传统龙井茶。
从总体经济效益看,本工艺生产的白叶龙井,属于白叶茶中的高端产品,相同原料生产白叶条形茶单价为1800元/公斤,生产传统卷曲形茶单价为1200元/公斤,生产白叶龙井茶单价为3000元/公斤。生产成本基本接近。因此本工艺生产的黄龙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一种白叶龙井茶的加工方法:鲜叶摊放→杀青→理条→做形→脱毫→提香→拣剔割末→成品。
以50公斤鲜叶为例:
一、摊放:鲜叶进厂后,均匀薄摊于竹制方匾上,厚度在2-3cm,以降低叶温,适度减少鲜叶含水量,鲜叶呈萎蔫状且花香显露为宜。采用提香机进行摊放,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摊放时间3.5hd达到标准,中间歇排湿4次;
二、杀青:采用40型滚筒杀青机,锅温在200℃为,抑制酶促氧化,杀青后含水量控制在55%-60%之间,青气消失,下机后不经过摊凉直接理条;
三、理条:采用扁茶机理条,温度为160℃,投叶量为40g,全程180s,逐渐加压,初步形成扁直外形,含水量控制在40%-45%之间,下机后摊凉回潮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0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