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及其在维生素B12发酵中的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29843.X | 申请日: | 2012-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群;吕丽娟;吴宝强;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祥维斯化学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9/42 | 分类号: | C12P19/42;C12R1/38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伟霞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sub 12 复合 发酵 助剂 及其 中的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90~98%的甜菜碱、0.15~0.55%的复合维生素和1.45~9.85%的复合氨基酸;所述复合维生素包含质量百分比30~55%的硫胺素、10~25%的盐酸吡哆醇和40~55%的叶酸;所述复合氨基酸包含质量百分比5~10%的赖氨酸、10~15%的丝氨酸、10~15%的谷氨酸、30~35%的天冬酰胺和30~40%的天冬氨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菜碱包括无水甜菜碱、一水甜菜碱、盐酸盐甜菜碱、磷酸盐甜菜碱、磺酸甜菜碱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菜碱中残胺的含量为0.001~0.1w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在维生素B12发酵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培养:将种子培养基灭菌之后,接种入脱氮假单胞菌菌悬液,于28~32℃振荡培养至种子液中菌体的光密度值OD700达到10~15;
(2)发酵培养:将发酵培养基于115℃灭菌20分钟,将所述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按照1.0~2.0wt%的添加量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然后按照5~10%的接种量接种入所述种子液,于28~32℃进行有氧发酵培养,发酵过程中补加所述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维持甜菜碱的含量为0.15~0.35g/dl,发酵时间1~7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在维生素B12发酵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5.0g/dl、玉米浆1.0~3.0g/dl、硫酸铵0.1~0.2g/dl、磷酸氢二铵0.1~0.3g/dl、硫酸锰0.07~0.09g/dl、氯化钴0.001~0.003g/dl、氧化镁0.01~0.03g/dl、5,6~二甲基苯并咪唑0.0005~0.0015g/dl、硫酸锌0.0005~0.0015g/dl和碳酸钙0.1~0.2g/dl,所述种子培养基的pH为7.2~7.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在维生素B12发酵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7.0~8.0g/dl、玉米浆6.0~7.0g/dl、硫酸铵0.05~0.1g/dl、磷酸二氢钾0.04~0.07g/dl、氯化钴0.006~0.008g/dl、氧化镁0.04~0.05g/dl、5,6~二甲基苯并咪唑0.004~0.006g/dl、硫酸锌0.005~0.008g/dl和碳酸钙0.05~0.12g/dl;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为7.0~7.5。
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维生素B12复合发酵助剂在维生素B12发酵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菜碱包括无水甜菜碱、一水甜菜碱、盐酸盐甜菜碱、磷酸盐甜菜碱、磺酸甜菜碱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祥维斯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潍坊祥维斯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8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车厢拥挤程度检测的方法以及人流导引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食品养颜茶冲剂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