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木薯羟腈裂解酶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手性合成乙酸氰醇酯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29190.5 申请日: 2012-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2899306A 公开(公告)日: 2013-01-30
发明(设计)人: 邹新琢;郑祖彪;訾艳;李忠洲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12N9/88 分类号: C12N9/88;C12P13/00
代理公司: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代理人: 徐筱梅;张翔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木薯 羟腈 裂解 提取 方法 及其 手性 合成 乙酸 氰醇酯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直接使用有机溶剂沉淀法从木薯叶中分离提取S-木薯羟腈裂解酶(S-MeHNL)的简单、高效的方法,并将其作为手性催化剂应用在催化醛与各种氰源的手性加成反应中,合成得到手性氰醇及其乙酸酯。 

背景技术

S-手性氰醇及其酯是一类具有重要价值的手性源。它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具有S-构型的α-羟基酮、α-羟基醇、β-胺基醇、氨腈、氮啶、咪唑杂环等重要的合成手性药物及中间体的重要原料。在非手性催化剂或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醛与HCN的加成一般只能得到外消旋的氰醇产物;所以,需要使用拆分或手性催化剂才能得到S-手性氰醇及其酯。S-氰醇的生物催化合成,一般使用S-羟氰裂解酶作为手性催化剂。而S-羟氰裂解酶分布不如R-羟氰裂解酶那样广泛,目前发现它只存在于橡胶、木薯和高粱嫩叶等少数几种植物组织中,并且丰度较低,纯化难度大。其中,木薯是一种在100多个国家广泛被种植的重要农作物。Effenberg等(Wajant, H.; Forster, S.; Bottinger, H.; Effenberger, F.; Pfizenmaier, K. Plant sci.1995, 108, 1.)发现:木薯中含有的S-木薯羟腈裂解酶(S-MeHNL),可催化醛或酮和HCN合成手性氰醇。Effenberg等并通过五步法分离得到了S-木薯羟腈裂解酶,分别为:粗酶液的提取;凝胶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pH 5.8);凝胶过滤层析;再次阴离子交换层析(pH 7.5)。然后将获得的S-木薯羟腈裂解酶固定在硝基纤维上作为催化剂,催化芳醛、脂肪醛和杂环醛与HCN加成合成手性氰醇,苯甲醛的氰醇产物ee值较高(90%),但收率只有34%;其它产物的ee值和收率都不理想(Scheme 1)。 

White等也尝试了用三步法从木薯叶中提取了S-木薯羟腈裂解酶:即先从木薯叶中提取了粗酶液,再用盐析法(50%硫酸铵水溶液)析出S-木薯羟腈裂粗酶,并透析24 h以除去粗酶中含有的盐(硫酸铵)。在此基础上White等对S-木薯羟腈裂解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但没有达到催化合成手性氰醇的要求(White, W. L. B.; Arias-Garzon, D. I.; McMahon, J. M.; Sayre, R. T. Plant Phsiol. 1998, 116, 1219.)。 

以上这些S-木薯羟腈裂解酶提取方法存在:酶的收率低、纯度低、酶催化反应效果差等问题。 

因此,科学家们将希望寄于基因工程的方法上。如Effenberger等(Forster S., Roos J., Effenberger F.,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Engl. , 1996, 35: 437.)将S-木薯羟氰裂解酶(S-MeHNL)在大肠杆菌等中成功表达,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获得MeHNL,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到S-氰醇的合成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程树华等(程树华,严共鸿,吴襟,孙万儒,生物工程学报,2001,17(1),78.) 也成功地将S-木薯羟氰裂解酶克隆于质粒pPIC9K,在大肠杆菌获得高效表达。重组羟腈酶的催化活性较高。 

虽然S-木薯羟氰裂解酶在基因工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获得的重组酶活性通常稳定性差,浓度低,到目前为止,该技术还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阶段。 

如上所述, S-木薯羟氰裂解酶在木薯叶中丰度虽然低,但由于木薯叶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价廉易得。若能研究开发出:一种能简易、经济、有效地从木薯叶中提取具有高催化活性的S-羟氰裂解酶的方法,并将其作为手性催化剂直接应用于S-氰醇及其乙酸酯的手性加成反应,则实际应用价值很大。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