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木薯羟腈裂解酶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手性合成乙酸氰醇酯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9190.5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邹新琢;郑祖彪;訾艳;李忠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P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羟腈 裂解 提取 方法 及其 手性 合成 乙酸 氰醇酯 中的 应用 | ||
1.一种S-木薯羟腈裂解酶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木薯叶作为酶源,经破碎,加入盐水溶液作为粗酶的提取液,经过滤除去滤渣后,再加入有机溶剂析出固体,经过滤获得S-木薯羟腈裂解酶,并置于冰箱中贮存;其中:
所述木薯叶为树薯或木番薯的新鲜叶子;
所述盐水溶液是(NH4)2SO4、Na2SO4、K2SO4、NH4C和NaCl中的一种盐的水溶液,浓度为0.02~0.1 mol/L;
所述有机溶剂是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和乙腈中的一种,其用量为提取液体积的1~5倍。
2.一种权利要求1所得S-木薯羟腈裂解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木薯羟腈裂解酶直接作为手性催化剂,应用于催化醛与氢氰酸、丙酮氰醇、KCN或NaCN氰源的手性加成反应,高收率地获得高光学纯的氰醇产物,通过简单连续的乙酰化反应,生成较稳定的各种手性乙酰氰醇酯;具体反应如下:
作为反应物使用的醛类化合物具体指下述化合物:
式中R为:C3H7-;C2H5OCH2C(CH3)2-;CH2CHOCH2C(CH3)2-; CH3COOCH2C(CH3)2-;C6H5CH2OCH2C(CH3)2-;C6H5-;4-CH3O-C6H5-;3-CH3O-C6H5-;2-CH3O-C6H5-;4-F-C6H5-;4-Cl-C6H5-;2-Cl-C6H5-;4-Br-C6H5-;3- C6H5O-4-F-C6H5-;苯乙烯基;2-萘基;2-呋喃基;3-呋喃基;2-噻吩基;3-噻吩基;5-甲基-噻吩基;5-氯-噻吩基;5-溴-噻吩基;取代基中的1个;
S-木薯氰醇裂解酶的用量为0.1~2g/mmol醛;
氰源使用氢氰酸或丙酮氰醇;或者使用KCN或NaCN加乙酸;氰源的用量为醛摩尔量的1~3.0倍;
若使用KCN或NaCN加乙酸,则乙酸的用量为KCN或NaCN摩尔量的1~3.0倍;
本发明的第一步反应在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进行,其中有机溶剂为异丙醚,乙酸乙酯和甲苯中的一种,有机溶剂与醛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1∶1,水-有机溶剂的体积比1∶9~7∶3;
反应的程序是:加入酶、氰源、溶剂并搅拌均匀,滴加醛,反应24~72小时;将经分液后得到的有机相滴加到盛有乙酸酐和吡啶的摩尔比为1∶1、其用量为醛摩尔量的1~2.0倍的混合液中,室温反应3~24小时;经饱和碳酸氢钠和水洗、干燥、浓缩处理后,获得相应的目标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1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器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电异常探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