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方法及燃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9078.1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1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浓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浓田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秸秆 粉末 立体 方法 燃烧 设备 | ||
1.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收集的植物秸秆粉碎成粉末状,秸秆粉末的粒径1-5毫米;将秸秆粉末作为燃料加入到燃烧设备的燃烧室中;所述的燃烧设备包含燃烧室(1)、炉排(2)和成型燃烧通风器,炉排设置在燃烧室的下部,成型燃烧通风器由若干个成型柱(3)和上下移动机构(4)组成,若干个成型柱垂直布置在燃烧室内,成型柱的尾端设置在上下移动机构上,上下移动机构设置在炉排的下面,操纵上下移动机构,可以带动成型柱在燃烧室内上下移动;秸秆粉末加入到燃烧室时,成型柱位于燃烧室内,秸秆粉末被加入到炉排上方、燃烧室与成型柱之间的空间内,成型柱的高度高于燃烧室内秸秆粉末的最终高度;完成秸秆粉末加入后,操纵上下移动机构,带动成型柱向下移动,至炉排下方,由于成型柱的作用,燃烧室内的秸秆粉末构成带有若干垂直通孔的形状;燃烧后由于垂直通孔的通风作用,燃烧室内的秸秆粉末从中心向左右两侧立体分层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成型柱在燃烧室内垂直、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燃烧室的容积确定成型柱的数量、截面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移动机构可以手动或电动或气动。
5.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燃烧室(1)、炉排(2)和成型燃烧通风器,炉排设置在燃烧室的下部,成型燃烧通风器由若干个成型柱(3)和上下移动机构(4)组成,若干个成型柱垂直布置在燃烧室内,成型柱的尾端设置在上下移动机构上,上下移动机构设置在炉排的下面,操纵上下移动机构,可以带动成型柱在燃烧室内上下移动;秸秆粉末加入到燃烧室时,成型柱位于燃烧室内,秸秆粉末作为燃料被加入到炉排上方、燃烧室与成型柱之间的空间内,成型柱的高度高于燃烧室内秸秆粉末的最终高度;完成秸秆粉末加入后,操纵上下移动机构,带动成型柱向下移动,至炉排下方,由于成型柱的作用,燃烧室内的秸秆粉末构成带有若干垂直通孔的形状;燃烧后由于垂直通孔的通风作用,燃烧室内的秸秆粉末从中心向左右两侧立体分层燃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成型柱在燃烧室内垂直、均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设备,其特征在于成型柱为圆柱状或方柱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之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炉排下面设有余燃室(5),成型柱向下移动时进入余燃室;余燃室侧面设有助燃风道(6);余燃室下面设有出灰口(7)。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之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设备,其特征在于燃烧室上方设有相互连接的下集箱(8)、水冷壁(9)和锅筒(10),构成锅炉结构;燃烧室的上方还设有燃料供给箱(11),秸秆粉末先进入燃料供给箱后再进入燃烧室。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之一种植物秸秆粉末立体层燃设备,其特征在于燃烧室的侧壁上还设有观察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浓田,未经张浓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0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干涉的气压分布测量装置
- 下一篇:EGR阀初始位置自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