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氏杆菌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8880.9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曹以诚;陈守义;杜正平;宋榴艳;冯雪梅;邓志爱;陈洵;杨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为申请日:2010年11月16日,申请号:201010545462.3,发明名称:布氏杆菌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试剂,具体涉及一种布氏杆菌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布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它作为细胞内寄生菌可以在很多种家畜体内存活.对人造成感染的主要是马耳他布氏杆菌(马尔他热),流产布氏杆菌,牛、羊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和狗布氏杆菌。人患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浪状热。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布氏杆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布氏杆菌检测方法,由于其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所需试剂繁多等缺点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检测要求。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为代表的病原核酸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需要专门的仪器,而且存在容易交叉污染和操作过程烦琐的缺点。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虽然较好地解决了交叉污染的问题并简化了操作过程,但却需要更复杂的定量测定仪器,因此不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而且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中荧光探针的成本较高,加大了推广应用的难度。免疫学检测技术快速简便成本低廉,但要求高质量高稳定性的单克隆抗体,否则因准确性不够,目前只能是辅助检测手段。所以及时运用生物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对满足病原微生物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恒温扩增(Isothermal Amplification)核酸快速检测技术是病原核酸检测技术上的长足进步,现已建立起来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具有很多的优越性。
因此,需要一种检测效果更全面、特异性高、漏检率低的布氏杆菌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检测效果更全面、特异性高、漏检率低的布氏杆菌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布氏杆菌检测试剂盒,所述的布氏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以布氏杆菌的OMP25基因为靶基因、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设计的两对引物:内引物FIP/BIP和外引物F3/B3。
本发明检测的是OMP25基因。该OMP25基因是布氏杆菌外膜蛋白基因。
与NCBI网站nt数据库的BLAST比对结果显示,除布氏杆菌外,无其它菌带有该基因。
作为本发明布氏杆菌检测试剂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两对引物为
外引物F3(1):(SEQ ID NO 1)
CCTTTGCTGGCTGGAACT
外引物B3(1):(SEQ ID NO 2)
GCAATACCAGCCGTGAGG
内引物FIP(1):(SEQ ID NO 3)
GTCCTTGGACTTCTTGGCCCAGttttTCCAGCAGGACCAGATCG
内引物BIP(1):(SEQ ID NO 4)
GGCCTGGAAGTCAAGCAGGGttttACGGCATAACCGGGTTCA
或
外引物F3(2):(SEQ ID NO 5)
CAAGACCAGCACCGTTGG
外引物B3(2):(SEQ ID NO 6)
GGTTCAGGTCGTAGCCGA
内引物FIP(2):(SEQ ID NO 7)
GGTCCTGCTGGAAGTTCCAGCttttAGCATCAAGCCTGACGATTG
内引物BIP(2):(SEQ ID NO 8)
CGGTGTTGAAGGTGATGCAGGTttttTTCAA AGCCCTGCTTGACTT
或
外引物F3(3):(SEQ ID NO 9)
CGTCGGCTACGACCTGAA
外引物B3(3):(SEQ ID NO 10)
ACCGGCCAGATCATAGTTCT
内引物FIP(3):(SEQ ID NO 11)
TCGTCCAAGCCGTTGTTAAGCTttttCCCGGTTATGCCGTACCT
内引物BIP(3):(SEQ ID NO 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广州华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8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